此刻,大军距离临渭城已不足十里。
只见一支气势恢宏的大军,如滚滚洪流般浩浩荡荡地朝着城池逼近。
临渭城的城头之上,早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
人群之中,一位身着官袍的官员,神色凝重,满面愁容。
“大人,如今我方兵力仅有六千之数,且毫无援军指望。而那蜀国大军已然兵临城下,这该如何是好啊?”一旁的部将忧心忡忡地问道。
“大人,依末将之见,当下我们应当机立断,打开城门投降,唯有如此,方为上策啊。”左侧部将恭敬地拱手说道。
“咦,此事恐怕不妥。若即刻开城投降,大人您的价值便所剩无几,届时不过是平常阶下之囚罢了。而且,远在长安的大人的家眷,也极有可能会受到朝廷的虐待啊!”右侧那位长着龅牙的部将,一脸诚恳地谏言。
“你这话是何意?不开城投降,难道你还想让大人率部抵抗蜀军不成?一旦城破,咱们这颗脑袋还能安稳地留在脖子上吗?”左侧部将满脸嘲讽地说道。
“那你有何良策?”身着县令官服的杨韬,转头看向右侧部将问道。
“大人,我建议此刻暂且不开城投降。待坚守数日后,蜀军久攻不下,无计可施之时,我们再打开城门投降。如此一来,大人既能尽到守城之责,又能获得蜀军的优厚对待,岂不妙哉?”右侧龅牙部将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很好。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杨韬对眼前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边打量着他,一边问道。
只见这人容貌着实有些磕碜,身高七尺二寸(1.73米),一口龅牙突兀地露在外面,脸部线条也极不对称。
“大人,小人名叫元歌。”龅牙将恭敬地回道。
“嗯,你的想法颇有见地,今后便留在我身边吧!”杨韬说完,微微转头,尽量不去看元歌的脸,语气平淡地说道。
“谢大人!”
元歌抱拳行礼,随后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地方说道:“大人,一味地消极防守终究是下策。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化被动为主动,掌控整个战场的节奏,进而赢得胜利。”
“哦?你有何谋划?说来听听。”杨韬顿时来了兴致。
“大人,我有三条计策,分别为上、中、下三策。上策虽风险极大,但收益亦颇为丰厚。若能成功实施,不仅可击退眼前这股蜀军,甚至还有可能一举拿下雍县,打通关键要道……”
元歌说着,竖起一根手指,接着便条理清晰地细细道来。
杨韬听着听着,眉头渐渐紧皱起来。
他内心很想吐槽一句:拿着几贯每月的俸禄,何必如此拼命呢?然而,碍于自己的身份,只是说道:“那中策又是如何?”
“中策风险相对较低,此策可确保这座城池在三个月内不被敌军攻破,而大人从中所获的利益不少……”
元歌一边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一边娓娓道来,末了又补充一句:
“大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让别人看到自身的价值。当年宛城之战,张绣大败曹操一事,大人想必有所耳闻吧?”
杨韬微微点头。
“至于最后这下策,大人只需象征性地抵抗几日,然后便开城投降。期间不过是做做守城的样子罢了,到时候开城成为蜀军的俘虏便是。”
元歌说着,“啪”地一巴掌拍在城转砖上,然后抬头看向杨韬,问道:“大人,不知您打算如何抉择呢?”
“就选中策吧。虽说下策更为稳妥,但实在太过平庸。先生所言极是,只有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价值,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杨韬说着,亲切地拉住元歌的手,感慨道:“先生有如此大才,险些因容貌而被埋没啊。”
三国:北伐?易如反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