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复习
超小超大

《学前教育史》复习第一章 (3-2)

1.清末社会经济、思想、政治的变革。

2.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承担对儿童的养育,在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从根本上体现了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3.帝国主义入侵的同时,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现,在戊戌变法之后,有识之士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提出建立学前教育制度等主张,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重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提倡女子教育等观点。这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4.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义和团爱国反帝运动的爆发,清末新政实行后,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学制确立了详细的近代学制系统,包括蒙养院制度,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十六、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

1.随着新教育制度的产生而确立起来,在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蒙养院标志着中国的学前教育开始由家庭教育向有组织的社会教育过渡。

十七、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并施行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八、最初的学前教育机构分为官办和私办

1.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采用了日本幼稚园的模式,由受过高等专科训练的日本女子担任教师,有明确而具体的《开办章程》是一所比较规范的学前教育机构。

2.1905年由巡抚端方创办了湖南蒙养院。此后各地出现不少有名的蒙养院,如1903年创办的京师第一蒙养院,1907年创办的福建公立幼稚园和上海公立幼稚舍,1911年湖南省女子师范创办的附属蒙养院,从此中国自办的学前教育机构蓬勃发展起来。

3.一些私人办的蒙养院,如天津严氏蒙养院。清末影响比较大的私立蒙养院,还有1904年创办的上海务本女塾附属幼稚舍,1907年成立的上海私立爱国女学社附设蒙养院,1908年由江苏金山县洁妇朱氏捐献田产创办的怀人幼稚舍以及北京曹氏家庭幼稚园等。

十九、清末中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中国的学前教育由封建社会的完全的家庭教育方式向专门的社会教育转变,但仍然以家庭教育为主。

2.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离不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它反映了近代工业大生产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但同时又是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自上而下被动推行,并随着中国近代学者出现而勉强确定的。

3.蒙养院的办院宗旨,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它既保留了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观点及注重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同时又表现出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4.严重抄袭日本的倾向,显示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十、1919年10月,北京香山慈幼院正式成立,主办者熊希龄。

1.香山慈幼院的主旨是济贫托孤,属慈善性质。开办一年后决定以施行教育、造就人才为主。该院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欧美式的,生活照管和卫生保健,在全国儿童教养机关中首屈一指。

二十一、1923年春,陈鹤琴在东南大学的支持下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该园创办的主旨是试验中国化的幼稚教育,并使试验所得供全国采用。

方便复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等我长大来娶我 连载中
等我长大来娶我
北海南窗
她追,他逃。不是不爱,而是怕她只是年少无知,过后终会后悔。直到她慢慢退缩,不在往前,他才后悔……
11.3万字6个月前
双姝:风起云涌 连载中
双姝:风起云涌
告白的黑暗之夜
双女主
0.3万字6个月前
重生之阴暗少女拯救同桌 连载中
重生之阴暗少女拯救同桌
怎么还不下雨
恍惚之间,她又回到了那个骄阳高悬的夏日,在狭小的教室头上细密的汗珠沁出,略显劣质的校服紧贴在少女的身躯上,抬头是瑞姐还讲着新课,而她再次瞥见......
1.3万字6个月前
我们的(责任) 连载中
我们的(责任)
浅竹爱读文
0.4万字2周前
乌鹿可桃 连载中
乌鹿可桃
乌鹿可桃
“十五岁那年,我把喜欢藏在错题本里,他却在毕业典礼上,把写满我名字的草稿纸拍我面前——原来从校服到婚纱的奔赴,我们早偷偷排练过千遍。
3.0万字2周前
未寄出的第三十七封信 连载中
未寄出的第三十七封信
梦君是本君
《未寄出的第三十七封信》阮清瑶与沈砚的青春,始于盛夏玉兰树下的默契,终于一场仓促的不告而别。三十七封信,是他藏在樟木箱里的秘密——从最初记录......
3.2万字20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