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系:
①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两没收,一保护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七、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
2.与经济因素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5.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八、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九、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5月,***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1.《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十、***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
1.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一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方便复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