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连绵的细雨如烟后,春天才真真正正的来了。
天气一日日转暖,百花争妍,姹紫嫣红,在湖光山色的掩映之下,格外动人。
比花儿更娇艳的却是美人身上轻薄俏丽的春衫。
玄凌近日就格外爱挑选料子给陵容做宫装。
陵容生了予泽予浔后,虽然说人还纤瘦的,但身量上也略微有些变化,往年的春衣虽然也能穿,但上身后有几处总觉得紧了些,玄凌盯着自己的目光也更露骨了。
因此饶是陵容一贯不喜浪费奢靡,以往的旧衣也是不能再穿了。
玄凌内心虽然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可惜,但他对于给阿虞制新衣这件事还是相当热衷的。什么缭绫,鲛绡,朝霞绸,孔雀罗,明霞锦的,通通都送来了林光宫,花样图纸更是不厌其烦的画了一张又一张。看着自己笔下的霓裳穿着的阿虞身上,他就很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春光旖旎,陵容的命运脱离了既定的轨迹,走向了另一条繁花盛开光明灿烂的路。
而有些人的命运,却挣脱不开枷锁。
三月中旬,汝南王上奏,要求皇上追封自己去世多年的生母玉厄夫人为玉贵太妃,并迁葬入先帝的妃陵。
而玉厄夫人是博陵侯之妹,博陵侯谋反,也牵连了玉厄夫人,无宠郁郁,临终前竟对前去探望的先帝口出恶言,先帝一怒之下不许玉厄夫人随葬妃陵,也无任何追封,只按贵嫔礼下葬。
汝南王的这份奏折完全是玄凌的为难挑衅。
好在……
又一次送走甄嬛后,玄凌坐在仪元殿内喃喃自语。
"朕这位莞贵嫔又帮朕解决了个难题呀。这般有为,倒显得那帮领着朝廷俸禄的朝臣们无能了。"
玄凌说这话时,看此夸赞,这语气就相当冰冷。
前些日子,为了让安云旗对兵部的管控更加得心应手,玄凌想起了甄珩为曾在西南立下功劳,甄家与慕容家又因甄氏小产结仇,便任命甄珩为兵部正五品督给事中,兼奉国将军一职,让他监视玄济,也算是给绥宁添了个帮手。又给了她嫂子薛氏诰封,她今日来是替兄长谢恩的,偏巧就顺道帮他解决了这个麻烦。
怎么就有这么巧的事儿呢?
甄家养出的女儿识时务却又很不识时务。
甄氏的确有智计,但如此体贴的替朕分忧,倒全忘了后宫不得干政了。
她甚至还能狠下心肠,求玄凌复慕容世兰华妃之位。
当真是果决聪慧,但却实在愚蠢!
她不过一介宫嫔,只因上次朕用了她的计策,便让她有飘然之感了吗?让她觉得可以猜透朕的心思,左右朕的决策了吗?
那她也太自大了。
玄凌是个有为的君主,今生心境又与前世大不相同,与陵容谈及玄济殴打言官之事时便预料到了玄济日后的举措只会更加出格张扬。因此,看到这份奏折时,比起生气,更多的只是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在此时与玄济撕破脸。
若他不允,玄济会如何?
如今朕手中有兵三十万,二十万散布于各个关隘,十万集守于京畿附近,绥宁(安云旗)手中亦有十万精兵屯于西山大营。玄济虽然号称手中有精兵不下五十万,然却散布于全国。朕于去岁便早有准备,早早派出亲信打探出玄济一派在各地的官员守将,加以分化监视。绥宁又为兵部尚书,对兵部控制日益得心应手。如今玄济若兴兵,能召集的实际不足二十五万。
就算玄济此时兴兵,朕也是不惧的。
他真正担心的是,若此时一战,京城的百姓们到底还没有安排好,怕是要遭罪。
可笑甄氏却还以为朕是怕了玄济手上的兵力,语重心长的劝朕忍一时之辱。
甄嬛那点心思玄凌早就看穿了,不过是知道慕容世兰倚仗是玄济和慕容家,为了扳倒世兰,在才与玄济相关的事上如此上心,至于忘了后妃的本分。
也好,既然她一心替朕分忧,那就成全她。
玄凌笔走龙蛇,写下几道圣旨,让贺章收好后,大步流星的迈出了仪元殿。
综影视:重新来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