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楼阁的同门四人里,唯有一个百里东君最特殊!
撇开现任师父南宫春水先不谈,百里东君的第一任师父可是当年文道中的天之骄子,以“儒仙”为尊号的古尘。
即便是叶鼎之与司空长风这两个同样师父多的,论出身文脉这一块,还真没有谁比百里东君更纯正!
哪怕她自己,回想幼年西域佛国一行……唉!
云栖的目光在百里东君身上转了一圈,引来了对面迷茫的目光。
“其实儒圣先生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他的三观会被周围的人塑造,因为这个人没有别的吸纳途径。”
如此一来,不沾书卷气的魂,好比灵府洞开毫无结界遮挡,任周遭的闲言碎语做了心魔,任邻人的短见浅识结道障。
“慢慢的日子久了,这个人就会任由世俗裹成傀儡,本真的干净也会消失,最终寻不到。”
而到了那时……
“这个人也就不废而废。”终成俗世庸碌一人。
司空长风沉声道,挑了挑眉。
叶鼎之点了点头,看着窗上摇曳树影,眸光一黯,“转念一想,这个人是活成了自己,还是活成了周遭人影子拼凑的假身呢?”
不由令人细思极恐,恰巧窗外的冷风溜缝进来,吹的每个人汗毛倒竖。
“所以还是得多读书,没坏处!”百里东君一拳头砸左手上,总结出来。
“没错,一个人如果坚持读书,哪怕内容不记得,但那些看过的知识依然存在他的谈吐中,在气质里,在潜意识里。
而常与书册对坐的人,字句早化作灵液浇灌自身。”
哪怕具体字句忘了七七八八,但那些藏在指尖的道韵,也会把这个人的根骨淬的不一般。
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里的从容是书中灵气在流转,眉宇间的清明是文字炼就的护体光,亦是一个人的灵魂被千百年的智慧滋养。
自然而然,生出了让人偷不去的气韵。
道家说:一粒金丹吞入腹,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儒家也说:读书才是开智的金丹,是启灵的玉露,更是元神每一次进化修行的秘境道场。
“夜里辗转的困惑,是某位古人早勘破的心魔劫,他把破法写在纸上,只等你寻到那一页,揭开封印。”云栖起身,推开窗户,看着沉思的司空长风。
狂风争先恐后涌入,吹的对坐在一起的四人发丝飞扬。
“还有偶尔藏在心底的隐秘挣扎,也早有先贤刨开,在字里行间埋好了度厄真言,以及那些无人能懂的痛……”语气一顿。
叶鼎之看着外头疯狂摇曳的树,低哑接道,“不过是千年前就有人走过的劫。”声音似微不可闻。
每一处墨迹,都是照亮阅览者道统的北斗。
当一页书翻完,便是与一位旧魂对坐论道。
借先贤的眼,再观一次天地。
用他的智,再解一次迷局。
如此看来,这般借命修魂的机缘,可不就是天道特许的格外恩赐,凡人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径!
话毕,静谧无声。
骤雨忽然停止。
“时间还早,左右今日无事,要不去听个曲?”云栖探头看了一眼外面,接下最后一滴雨露,转头笑眯眯看向叶鼎之。
听说满芳园新来了个琵琶手,技艺不错。
而这江南风雅,可不止文人墨客,还有道不出的风流!
作者:谢谢,微信用户7817077……,开通了一个月会员,加更。
综影视:云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