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黄刚租房不久,就碰上了租房老头好啰嗦。说些硬生硬气的话,刘黄也是没有办法,他忍着,只有专心致志写作,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又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刘黄也是以小洋楼四合院为灵感而作的。
这个城府深的老头儿 (短篇小说)
李家村坐落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区里,羊肠小道才可以到达。李家村有一家四合院。八十年代初还住着八家人。可是到了这时候,只有李干他一家了。
那七家哪里去了呢?他们都嫌弃这院子半夜经常闹鬼。所以都低价先后买给李干了。
李干今年96了,高龄。他满脸的皱褶,可一口好牙,吃饭饭香,还经常吃油炸蚕豆。他老伴华娥娥小他3岁,也高龄了。脸是圆的娃娃型,所以皱纹小,人家颂他“娃娃婆”,可他牙子全下岗了。
江南梅雨季节,那个李家村“晴天一身灰,雨中两脚泥”。某天,梅雨天刚过,太阳从山峰东边爬起来,人人那有不喜爱的?绵绵细雨,近半个月,许多衣物、家具都长毛了。
李干是读过五年私塾的人,人称“秀才”,在李家村同辈可真是一个“精干”人才。一手毛笔字写成版书样,让老伴羡慕死了。据说,当年李干娶老伴,岳父就是看中他这点,弱弱地加上十个铜板才把女儿嫁到四回院的。
现在四合院还在,虽然老旧,却古朴生香,大门口翘角是镂空的古樟木。往院内走,墙壁都是木板隔开,每块木板上都是栩栩如生的花纹,花、鸟、山水、人物应有尽有。
三十年里这院内平静,后十年院内冷不冷丁有人来参观,当下就不同了。
这院内年轻人都出门打工谋生,只有两位老年人守家,还有一个瘫痪在床上了的儿子在家。
就在前几天,这四合院突然间不平静了。来了四个穿着非常潮流服饰的大老板。他们一走进这院内,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边看边议论开来。其中有一住年轻人举起摄影机,不停地拍摄。
李干对于这莫名其妙的这四个人,心有存疑。刚开始感到惊讶,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为四合院而来的。
有一位戴高级眼镜的老大走近李干,开始发话了。
“老人家,家里人呢?”态度很虔诚。
“你说什么?我耳背。”李干大声说,是说给这四个人听的。
“我们老总问你家里人都去哪里了?”随从弯下腰连忙说。
“老伴刚才还在。”老干笑嘻嘻地说。
“是问你,这院子现在住几个人?他们到哪里去啦?”那个人重讲了一次。
“三个人,瘫痪的儿子,老伴,还有我。”
老伴华娥娥是小脚,摇摇晃晃走了出来,眯眯眼打量他们。
“你们是干嘛的?”
“老人家,我们是过来看看四回院的,你孙子是不是叫李汉荣?”老总问。
“李汉荣啊?他怎么啦?”李干问。
“事情是这样的,他在我们公司,他说老家有幢四合院,是清末时期的老房子,叫我们过来看一看。”老总继续地说。
“你们要买四回院,是这样的。那你看看吧,别人来看一次一百块,和我们合个影,你们的钱就不收了。”华娥娥说。
三个多少钟头转悠,他们四个人站在一边议论。老干佯装打磕睡,华娥娥忙她自己的事,烧火弄饭。一股浓烟呛得他们咳嗽不停。
“老人家,你们不必要烧饭,我们带上午餐,等下叫司机拎来。”老总说。
华娥娥也不听他们的,一心在淘米。她知道孙子叫人要买四回院,来了多少人,说不定都是来免费参观的。
李干坐在椅子上打起磕睡,醒了开始抽起旱烟袋。
“老人家,都什么年代了,有过滤香烟,你尝尝。”老总低声下气地说。
“尝就尝一根!”李干接过“青花瓷”牌香烟吧嗒吧嗒地抽。
“这不过瘾,不如老烟枪,哈哈。”
“有道理,老人家,我们现在谈谈正经事吧?”老总继续地问。
作家与少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