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黄和李培华在小楼厅堂的对话,李培华对小刘一番鼓励,把刘黄创作的激情比喻为是一个潜在的“磁场”和“魅力”。
为什么会有这种的评价?这并不是李培华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从刘黄的笔下潜伏一个无形的美,一种朦胧美。
李培华走后,刘黄闭着眼睛细细地品味刚刚他所说的话,或多或少有些道理,不然柯斯夫会私下公证刘黄为他的干儿子呢?
时间飞逝,冬去春来。刘黄不愿意回去过年,他担心这小洋楼没有生息之气。他知道柯斯夫故乡是没有一点音讯的,也不会来人,他决定不走,在这小洋楼守岁。
腊月二十八,四合院开始有些热闹了。四合院内住了六家。平时,这院子里经常看见的是老奶奶。虽然老奶奶快九十了,可是她耳聪目明,除牙齿掉了些,皱褶多了些,头发花白了些,其他的老奶奶精神矍铄,说话还是口齿清晰。
这天,老奶奶走出院子,可初春北京天气还是寒冷,风还是有些刺骨。她经得住这种严寒天气,她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四合院东南西北围成而建。冬暖夏冷,初春之季也还好,不寒。
小洋楼坐北朝南,门口少了一些大树遮挡,寒风吹拂,比较冷。
当老奶奶串门的时候,刘黄正在打扫卫生,小洋楼已经快半年多没有打扫。柯斯夫在世时,他一个月请上附近的市民,在家闲着没事干的中年妇女,挣些钱才会被柯斯夫雇佣一天,楼上楼下全部打扫干净。唯独三楼阳台边的雕像都是柯斯夫先生细心地打扫,有时他对着栩栩如生的雕像说说心里话,他边流淌着泪水边抚摸着她的脸让人心酸。
小刘子,小刘子,老奶奶又来啦?不会让你讨厌吧?老奶奶半开玩笑的说道。
哎呦喂,老奶奶,我怎么会讨厌您呢!快坐快坐,我看见您便想起我的奶奶呢!刘黄笑呵呵地说。
腊月二十八,明天就过小年,不知你们老家是不是这天过小年的,老奶奶问。
是的,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按老式风俗,重庆一带过小年可热闹了,不过那是城市里,而我们山村就是吃一天泡面。一家人吃一大锅子面条,寓意是长长久久,面面俱到,幸福安康之意,现在想起来有个意思啊。今年不回家了,就在这小洋楼陪柯干爹过年。刘黄哽咽着,他低着头。
别难过,你一个人也不容易,我们一起去四合院过年,大家热热闹闹有多好!我孙女李雅婷也在家,你李大叔,饶婶,我,我们就有五个人啦!老奶奶说。
老奶奶,你想得挺周到的,为什么我不回老家去,就是考虑和我干爹,他不能而寂寞了。我已经准备些过年期间,干爹生前喜欢吃的东西,祭祀一番。刘黄说。
这样好不好!你先去四合院过年,再考虑自己行吗?老奶奶平静问。
老奶奶,你苦口婆心,小刘依你就是了。小年我无所谓,不过三十晚上我要好好陪陪他。
以前,北京没解放,小时候我们过小年都是喝碗米汤,三十晚上一人一碗白米饭。小孩子闹着要买冰糖葫芦串串,谁家小孩手上拿着冰糖葫芦谁都很羡慕。现在都说老土,可对老奶奶这辈说都是一件愉快的事呢!现在不同了,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过年热热闹闹,有大鱼大肉吃,放鞭炮,放烟花,还是压岁钱,你们多幸福呢!好了,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明天就跟我们一起过年,一个人太孤单了。老奶奶说到了极点,望着孤独寂寞的刘黄便这样说。
谢谢老奶奶!我明天去!刘黄感动地流下眼泪了。
这就对了!北京老四合院这样建筑,也就是过年过岁一起在院子里乐呵乐呵呗!老奶奶说完后走了。坐在家里发呆的刘黄,忙站起来搀扶老奶奶回四合院。
此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的姑娘正是李雅婷,她上下打量一下刘黄,惊讶地问奶奶。
奶奶,您跑哪去了?我到处找您?奶奶他是谁?李雅婷忍不住地问。
他啊!隔壁小洋楼的小伙子,刚刚奶奶去串门,我们聊了一会,然后他送奶奶回家的。老奶奶说。
哦,谢谢你!李雅婷说。
作家与少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