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我看着那些高二的学弟学妹时,我却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那个曾经鲜活生动的自己。我想,我来见的不是学弟学妹,我来见的是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也坐在下面,满怀憧憬的听着学姐学长讲着她们的励志过往,她们令人羡慕的大学生活。那个时候,可以五点起床,去没有一个人的操场跑一圈,然后背书;可以在课上提出各种各样奇怪还有些弱智的问题;可以在早自习成为背书声音吵到其他班的人;可以一下课就奔出去踢毽子,美名其曰劳逸结合……那个时候的生活,有一种单调的充实,晚上睡觉的时候,是心安理得的踏实感。人永远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好像都快要被说烂的一句话,又一次击中我。原来,那些吃苦也像享乐的岁月,叫做青春。
蓝色的校服,高高的书堆,熟悉的教室,终于让我再一次看到那个生动热烈的自己。我才知道,少年气这个东西,确实是会失去的。
大学的生活,太浮躁了。
一切都好像飘在空中的繁华,是烈火烹油的锦绣,按部就班的上完课,理所当然的去干饭,有的人选择去兼职赚钱,有的人可以追剧一整天,有的人忙于学生工作……每个人都很忙,可是,很少人去忙学习。大多数人都是在被时间的鞭子抽打着向前走,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只是觉得应该做,应该把这些空隙填满。
于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摆烂中,与那个充满少年气的自己渐行渐远。可是,我相信,心不老,永少年。一定要用力剥离掉那些浮华,才能找得到自己的年少。
听过一句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一半的人都可以成为伟人。”
这就是说,只有当人们经历了事情的波折与困难后,才知道后悔。
如果按照现在的思维和认知,一定会做得很好。
可现实中,时间是不能够倒流的,我们每个人也是回不到过去的。
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看似苦哈哈的学习其实都是为了看得见的未来。
而大多数成年人工作以后庸庸碌碌,没有目标感,觉得自己一辈子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学生们每天做着枯燥无聊的事情,上课、背书、充实大脑。但他们有亦师亦友的朋友,有学了习就能考好成绩的回报,有低饱和但却弥足珍贵的休息,有大概是光明也可能不光明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未来。
而成年人,从大学阶段里每一天都在不断弱化那一种目标感。他们体验了上学时最想体验的东西,他们甚至在这种快乐中沉溺。他们焦虑地挥霍生命,因为害怕不会成功,害怕试错成本,害怕嘲笑而畏手畏脚着给自己留满后路。
成年人不是不记得自己年少时候的热血轻狂。他们大概是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可以了,现在的自己已经在社会立足,就这样吧。他们的未来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未来,他们一天天变得按部就班,失去了折腾的那股子劲。
所以,这也是年轻的我现在拼命折腾的原因。我不想让自己在温水中慢慢变熟,不想麻木,不想觉得自己没有可能性。我希望我的未来有更多更多的选择,我可以变成一个斜杠青年,可以白天在跳伞晚上去蹦迪,我可以做许许多多我喜欢的工作而不计较什么所谓的体面,我希望我越长大越勇敢,越长大越看得清自己。
儿时不懂事,每次跟父母出去我总是任性的拉着他们的手,不愿他们与朋友寒暄太久,而他们的对话一次次的终结于我一遍遍的走走走中。我也不懂,为什么他们每次碰到熟人总爱聊上半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年少不信人间有别离,以为所有人都会一直在身边,见面是一件随时随地都能发生的事。直到慢慢长大才明白,人与人一旦走上不同的轨迹,就真的见一次少一次,那些儿时一起奔跑在田野间的玩伴,也早已消失在某个午后的阳光里,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明白,少年驰骋的风,比黄金更珍贵。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