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日子总是很快乐,我们90后的青春,可以被很多物件标记:有钱没钱,都会买一本精美的同学录,在毕业之前,给班上同学和重要的人发一张。毕业前,我们没有忙着复习,而是在晚自习偷偷写同学录,一不小心,会被班主任没收在重要的日子,元旦、生日等日子,我们总是挑选精美的贺卡,写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最重要的朋友。那时候很流行结拜哥哥妹妹,许嵩的那句歌词“她只是我的妹妹”,也不知道是不是单单就是“妹妹”。每个人都有结拜的兄妹,是我们90后很特殊的一种男女生相处方式。
从前的日子过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我们喜欢给远方的朋友写信✉️,虽然很多时候信件没有如期到达,或者是被弄丢,但是我们依然会用信件传递心里话。90后的我们,很喜欢贴大头贴,宁可省吃借用,也要和朋友们一起去拍大头贴,把自己觉得漂亮的大头贴,送给最重要的人,还会在每一张同学录上贴上一张,那时候的“漂亮”,近乎是“可爱”吧。我们的努力,奖状是最好的印记。努力学习,拿着“年级第一”“文明标兵”“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等奖状回家,爸妈会很骄傲地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墙上,最后,一面墙都是奖状。村里其他的小伙伴,不知道因为这一墙奖状挨了多少次骂。总是觉得自己没长大,但是90后的我们,也年纪不小了,翻开青春的记忆,真的是很美好。
90年代是我心中最鲜活的黄金时代,不仅因为那是音乐和影视的繁荣喷涌期,更因为那是个百业待兴,机会遍地的年代。
仿佛只要有胆量加上眼光,就能创造一个个改写命运的神话。那个年代,每个人,怀着对千禧年的憧憬,斗志昂扬,眼里有光。
看王家卫的《繁花》前几集时,不仅感慨,如果在那个年代正值青年,脑子灵光一点,不知道能有多少机会可以把握。
可惜那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看不懂、也没把握任何一个致富机会,所以我们出生于平凡。而当年的我们又尚小,还在读书,没能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进程。
1998年,16岁的我,如此平凡的女学生,只因暑假去了一趟深圳,整个城市初起的繁华,和空气里充满着奋斗创业赚钱的气息,都给到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影响未来几十年的种子。
就像《繁花》里表达的:“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走在90年代的路上,你会感到那是一个会飞起来的年代,我们庆幸生逢其时,与时代紧紧相连,一切尚未定义,一切皆有可能。”
时光飞逝到2024,几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的车轮缓慢下来,各行业的机会窗口收窄,赚钱越来越难,创富神话不再,阶层逐渐固化,人们也逐渐不再相信机遇和风口,不再笃定奋斗在人生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摆烂躺平思想弥漫,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
也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生在什么时代,就要接受并拥抱什么时代。
赚快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扎实求稳长期主义的时代到来了。只有将个人命运和时代进程紧密结合,努力去做符合趋势的事,身心合一的事,不断成长迭代,才能在未来几十年活出安全感和价值。
未来我们普通人的生意,就是活出生活的意义。
记得高一时,不知看了谁带来的一本言情周刊,自此,爱格、哲思、读者、意林、怖客、花火、故事会、青年文摘等杂志就占据了我空闲时的大部分阅读时光,一度一发不可收拾。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