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往往意味着成长,因为它要求我们放下曾经执着的东西,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正是因为这些告别,我们才得以不断前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然而,告别并不意味着遗忘。那些曾经的经历和感情,会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底,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告别,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我们懂得了无论多么美好的时光,终将过去;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终将远离。
成长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告别,以更坚强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成长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五岁半的儿子开始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开始“避母”了。开始我还在为儿子的长大而欣喜,但同时又体会到了一种失落感——一种他长大,正与我渐行渐远的失落。
儿子终究是长大了,知道了羞羞,不在我面前脱内裤,不让我给他洗澡。
我换衣服时会让他出去,或者他自己说背过身去“不看, 于是,以后我们母子间的互动又少了一层。
其实不仅仅是这种形式,我们之间的分离,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从出生时被剪断的脐带开始,他离开了我的身体
然后是断乳,我们之间身体的连接彻底断开。
然后是他去幼儿园,我们只有晚上和早晨、周末节假日那点时间共度。
然后就是现在这一次。
虽然很长时间以来,每晚睡前基本都是爸爸给他洗澡,晚上也总是黏着爸爸玩游戏玩玩具。
偶尔爸爸回来的晚,我就带他洗。
但现在他有了性别意识,要“避母”,以后我这个选项就不成立了。
不能给他洗澡,这又是我们在物理空间上的一次分离。
而我立马可以预见: 在远一点的未来,他还有青春期,不再和妈妈讲所有心里话。
这将是一次心理上的分离。
那时他会有很多同龄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天天需要爸爸妈妈陪着。
这又将是一次物理空间上的分离。
还有他再长大一点,外出去上学,会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回一次家。
更不用说成年后的完全独立了。
就这样,我们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共度的时间越来越少。
虽然这一点在开始做妈妈那天起,我就有所预备,但这一天终归还是来得太早了,太让我措手不及了。
就像现在,他还只是上个幼儿园,但仔细算下来,我们陪伴的时间也非常有限。
我上班每天早上七点出门,那个时间点他一般刚刚醒来。有时还在睡,就几乎没有相处的时间。
晚上下班我最早7点、偶尔8点到家,而他10点多睡觉。
满打满算,陪伴他的时间就只有两三小时,而这就是一天的总时长。
一周五天都是这样,时间真的屈指可数。
所以,他早已不是那个我眼皮子底下的小孩了,因为一天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我都见不着。
所以现在每天下班我就赶紧回家,争取多陪伴他们一分钟。
在一起时,有时我还会十分认真的端详他和妹妹身体样貌,以防他们有什么变化的痕迹,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被我给忽视了。
我想要确保他们的成长变化,我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看见,并和他们一起接受。
年龄越大,越觉得身边的人越少。原来热热闹闹的同事圈,朋友圈,亲戚圈都慢慢从视野中逐个退场。
成长的人生终究是与他人渐行渐远的过程。或许真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倒也没觉得多失落,反而有点享受这种清净。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