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婆婆,明明一直在默默折磨儿媳妇,做着破坏家庭和谐的事,说着让人心碎的话,却总能巧妙地装出一副“我什么都没做”的样子。她们在人前表现得无辜、柔弱,甚至故作害怕儿媳妇的模样,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仿佛一切都是儿媳妇的错。
这种虚伪的伪装,让人看了感到既愤怒又无奈。她们的行为虽然表面上看似无害,但暗地里的小动作却在不断积累,慢慢地腐蚀着家庭的和谐。而她们的伎俩也常常让儿媳妇陷入困境,明明自己是被冤枉的一方,却因为婆婆巧妙的伪装,最终成为了不被理解和支持的人。
我倒宁愿遇到那些强势、精明的婆婆,至少她们敢于直面问题。即使有不满,也会直接表达出来,摆在台面上讨论,最终有个清楚的解决办法。这种坦率的方式,比起那些背后搞小动作、暗地里捅刀的人要好得多。至少,问题能被及时解决,大家心里都有数,不会因为虚伪和不诚实而产生更深的矛盾。
面对这种婆婆的伪装,不仅让人心生无奈,也让家庭的和谐充满了隐形的裂痕。婆婆若真心希望家庭和睦,何不直接、真诚地沟通,而不是一味装作无辜,暗地里制造冲突?这些伪装终究会被看穿,而真正的和谐,源于每个人的真诚与尊重。
婆婆抢的不是孩子,是儿媳的权利。
有多少妈妈感觉到婆婆在无声无息里想抢你的孩子?甚至手段更高明,并不是过去那种当着孩子的面说:妈妈上班,妈妈不带你,妈妈坏。这种都太小儿科了。更多是在各种小事里挑战儿媳妇的权威:儿媳妇:孩子自己的饭自己吃完。婆婆:奶奶喂。儿媳妇: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好。婆婆:奶奶收。儿媳妇:孩子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婆婆:奶奶来。你还以为只是简单的隔代育儿问题吗?并不是。
1无形中儿媳与婆婆陷入了权利之争
儿媳妇忍不住不去争啊,这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行为习惯关乎到他以后的成长。但是婆婆却一而再、再而三干扰。
小孩更是天生会看眼色的机灵鬼,他知道怎么做自己才能轻松一点,更知道只要自己撒撒娇,就能有人去帮他挑战妈妈在家中的权威。如果婆媳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孩子更明白:原来这个家里,靠吵架大喊就能赢得权威。特别这时候还有个和稀泥的老公:奶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小孩更是有恃无恐,以后妈妈说话根本就一点用都没用了。2为什么婆婆可以这么肆无忌惮宠小孩?因为她只需要享受天伦之乐,不需要为孩子未来负责。婆媳之间立场不一样,矛盾就出现。
3权威的破坏会导致家庭失衡
一个家庭需要以某一个人的权利为主。
在家里也是一样,如果一开始都是儿媳妇做主,孩子的各项事宜都听儿媳妇的,小孩自然知道:哦,原来我的妈妈是老大,妈妈说话我要听。但婆婆一来,不停挑战儿媳妇的权威。大事小事都要和儿媳妇反着来,这时候老公再不做干预,整个家自然权威失衡。对于小孩来说更是有极大影响,他会意识到原来妈妈的话也不用听,这个家原来没有老大。权威被破坏,小孩不听话,后果很严重。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变得难以纠正,这时候该怪谁呢?怪婆婆?她拍拍屁股走人了。还会嫌弃儿媳妇:好心来帮你带孩子还带出错了。
4权责利一致细化到个人
一个家庭里,不管任何一方的老人来带娃,都要说清楚。孩子教育事宜,谁来拍板谁来做主,定好这个人选。其余家庭成员都要听从这个人的安排,谁负责出了问题就找谁,同样需要承担责任。其他人如果不配,那么就趁早请走。实在都不行,咱们花点钱,省点事,请人或者送托班。其实婆媳在权威上产生矛盾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婆婆年龄大,她掌控权利的时间太久了。从掌权者变成服从者这不是让总经理变成打工小弟的区别嘛。
权责利一致细化到个人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