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诗词
超小超大

第十二章 李清照的词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今译】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创作背景是她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她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他们的诗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锦颜殇 连载中
锦颜殇
美女的心乱₇₈糟_73707671835
苏雨沫,礼部侍郎家的庶女,初见太子萧逸辰,便沦陷于他的温柔目光,自此情丝深绕。萧逸辰不惧太子妃施梦然母家权势,将她带入东宫为侍女,无名无分,......
2.1万字2个月前
报仇夺天下当女帝 连载中
报仇夺天下当女帝
伤之寒
一朝重生成农家孕妻白轻灵,她的天都塌了,丈夫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婆家极品,这日子怎么过?她努力挣钱养家,改善生活,一朝错付,追悔莫及。那个拜过......
15.4万字1个月前
千山夜雪 连载中
千山夜雪
青小雀
千山夜雪by青雀--昭昭云端月,此心寄昭昭季明烟x季朝雪.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季明烟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季朝......
1.6万字4周前
我重生到了花烛夜 连载中
我重生到了花烛夜
菩提姑娘
0.9万字3周前
寒月凝霜雪 连载中
寒月凝霜雪
夜风花
更新中。禁抄袭,禁二转
6.5万字2周前
救命!攻略对象沦陷了 连载中
救命!攻略对象沦陷了
睡不着的兔子
穿书无数的美少女苏禾来到了下一个攻略任务,竟然是要攻略腹黑反派!她本以为这辈子都温暖不了这位大佬的心,结果…
1.0万字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