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书房内。梅长苏与靖王相对而坐,正在商量朝廷赈灾一事。户部尚书沈追发现以往太子和誉王赈灾,朝廷拨付的银两能有二三成到灾民手里就不错了,有甚者还会以暴民之由镇压,实在惨不忍睹。所以此次多地发生灾害,沈追特意跑到靖王府,恳求靖王能够争取此次赈灾的主事。
可惜,靖王在与誉王争夺时落了下风,梁帝最后还是决定由誉王主理此次赈灾之事
梅长苏:这件事咱们虽然失了先机,但有件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扭转局面。
靖王:萧景琰:就是先生说的那个降到誉王头上的雷吗?
梅长苏颔首,温声道。
梅长苏:五日前,一只给誉王送礼的镖队经过抚州,被江左盟劫下了。
靖王没明白。
靖王:萧景琰:一支送礼的镖队?
梅长苏笑了笑解释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送礼镖队,而是受灾之一岳州的知府所送来的,有五千两银子。
靖王噌的一下站起身。
靖王:萧景琰:岳州受灾那般严重,岳州知府竟然还能搜刮到财务给誉王送礼?
赵菱歌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靖王愤怒的声音。
赵菱歌:这是怎么了?
看到走进来的她,靖王缓和了表情。
靖王:萧景琰:长歌。
梅长苏:忙完了?坐下吧。
三人围坐在火盆边,梅长苏将事情简单的与她说了下。
赵菱歌: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上梁都不正还能指望下梁不歪吗?
看了一眼略有些尴尬的靖王。
赵菱歌:哦,你跟祁王不同,你俩都随了母亲,梁帝不配。
梅长苏轻咳一声。
梅长苏:不许胡说。
赵菱歌白了他一眼。
赵菱歌:行了,这事誉王落不到好,估计赈灾一事还是会交到靖王手里。
靖王:萧景琰:可是,父皇一直对誉王多有优荣,恐怕不会太过苛责。
梅长苏从容淡定。
梅长苏:靖王不要忘了,除了皇权还有民心与民意,我已经做好了安排,不出两日这桩丑事就会传遍岳州城。五千两对于上位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灾民来说可是能救命的。
赵菱歌:民怨沸腾,梁帝想轻易放过也不可能了。
也的确如此,当刑部与吏部将誉王受贿一案送到了梁帝案头时,誉王虽然一直狡辩,但是面对铁证,梁帝最后还是把赈灾一事转交给了靖王。
靖王一派欢欣鼓舞,将事情安排妥当后,他也不耽搁,带着护卫和赈灾物资一路快马赶去灾区。
誉王再一次遭受打击,特别是梁帝和朝臣对靖王赈灾之事的夸奖,让他嫉妒愤怒。秦般弱趁势挑拨,让誉王坚定了对付靖王的决心,还要用多年横亘在靖王与梁帝之间的赤焰逆案来算计他。
冷风如刀,寒意刺骨,漫天大雪飘飞而下,纷纷扬扬,落满大地,为万物蒙上一层洁白的绒毯。
苏府,院中凉亭内。赵菱歌坐在石凳上,手里把玩着一个密封的玉瓶,武烈站在她身侧低声汇报。
侍卫:武烈:誉王听取秦般弱的意见,决定与夏江联手对付靖王,以赤焰军一案。
赵菱歌轻笑一声,语带凉薄。
赵菱歌:继续监视,我到要看看他们要做什么。
侍卫:武烈:是。
赵菱歌看着手里的玉瓶。
赵菱歌:下去吧。
侍卫:武烈:属下告退。
堂屋中,梅长苏坐在火盆边,腿上盖着大氅,手里拿着本书翻阅。赵菱歌手里握着玉瓶走进来,跪坐到他面前。
梅长苏放下书,看着她严肃的表情问。
梅长苏:怎么了?
赵菱歌没说话,只将手里的玉瓶递给他。梅长苏接过来看了看,不明所以。
梅长苏:这是什么?
赵菱歌:解药。
赵菱歌声音淡淡,仔细听却能听到一丝颤抖。
赵菱歌:火寒之毒的解药。
综影视之新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