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屈原,每年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他,也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但实际上,屈原可不是个爱国诗人这么简单,他可是个大牛人。
这么说吧,小时候我们写作文都要举例子,特别是举一些名人的例子。比如国外的名人,爱迪生啊,牛顿啊,达·芬奇啊之类的。那么,古代李白,杜甫这些牛人,她们当年写作文,写诗的时候,举不举例子?当然举!举谁呢?屈原。
那一年,李白要写一篇东西,叫做《江上吟》。和我们写作文的套路一样,他先写了一番风和日丽、波平浪静、祖国山河多么美好,等等,然后就开始举例子了:“屈平辞赋悬日月······”瞧,就像我们小时候请出爱迪生,牛顿一样顺溜。
又有一次,李白要写一首《古风》,他又翻屈原的牌子:“屈平窜湘源······”根据一位叫谢模楷的专家的统计,李白用屈原做例子有足足一十三次!实际上,李白的所有诗歌和作文里,各种提到屈原的有二十多次呢。
不是李白一个人在迷屈原,其他大诗人也一样。比如孟郊至少用了屈原七次,白居易用了九次。总之,在唐朝,屈原真的很忙!
引用人家屈原的故事,那还在其次。更直接的是,直接copy人家屈原的句子,还沾沾自喜。比如卢照邻,那可是堂堂“初唐四杰“之一,大诗人,写了一句诗:“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还有刘禹锡,号称“诗豪”的一位大牛人,也写了一句诗:“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仔细一想,原来人家屈原写过:“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如果唐朝有语文老师,一定会很严肃地说:“刘禹锡,卢照邻!你们两个过来,讲一讲这是怎么回事!”刘禹锡一定会委屈地举手:“报告老师!不只是我啊,李白······他也抄人家屈原的!”
李白写“飘风吹云霓”,人家屈原说:“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遇”。李白写“啾啾夜猿起”,屈原说:“猿啾啾兮又夜鸣。”
语文老师气得抓住李白的肩膀直摇晃:“好啊你,我一直当你是尖子生,没想到你······”
李白涨红了脸,憋出几个字:“老师,其实杜甫也······”没错,李白的小报告也是准确的!
杜甫写“江中风浪雨冥冥”,屈原说:“雷填填兮雨冥冥”······
语文老师震惊了,下令:查!全班作业统统收上来,给我查到底。一查之下,他蒙了:深度学习借鉴过屈原的唐代同学里,还有张九龄、王维、韩愈、杜牧、李贺、李商隐、温庭筠······老师已近崩溃。
这就是屈原,我们吃着粽子纪念的人物。他是中国有了“诗”这样的东西以来,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大神。在他之后,我们的文坛出了无数的猛人、牛人、狂人、神人,一个比一个天才,一个比一个不服人。但不管是谁,有多么狂,当他来到屈原面前的时候,都要凝神屏息,向他致敬。
灵冰冬蝶:以下非正文。
灵冰冬蝶:啊哈哈哈,实在不是故意吊你们胃口的,真的是太欣赏这篇文章了,特别是把整个唐代的诗人全当作学生,还有了一个语文老师,非常好玩的一篇文章,不是吗?
蓝莫凡:不要和我说这种东东,我一个学渣,完全看不懂,死一边去!
灵冰冬蝶:你在敢抱怨,我就下次把你成绩晒出来!
蓝莫凡:那我也晒你的!
灵冰冬蝶:谁怕谁?本姑娘就算称不上大佬,那成绩在我们这种班混个第一也是么的问题的!
蓝莫凡:只不过这第一,要么被李家烨抢走,要么被黄思涵抢走,十有八九都不在你手上,我说的没错吧?
灵冰冬蝶:当然有错!本姑娘这次期末考成绩就是全班第一,你来啊?你是不是倒十名还不确定呢!
灵冰冬蝶:不跟你讲了,浪费时间!
灵冰冬蝶:读者大大们,明天见!
蓝莫凡:是真的明天见,她明天还要干“苦力活”呢!
唐门之暗器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