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春花秋月何时了
明镜:往事知多少
明镜:小楼昨夜又东风
明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明镜:雕栏玉砌应犹在
明镜:只是朱颜改
明镜:问君能有几多愁
明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公元975年12月,北宋军队攻陷南唐都城金陵,一直忙于喝酒、作词的李煜不得不走出金陵城,向北宋奉表投降。
偏安江南39年,社会文化极其繁盛的南唐从此灭亡。
李煜投降后很快就被送到北宋都城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对他表现出非常仁厚的一面,他没有让李煜像其他俘虏一样行“献俘礼”,反而专门下楼去见李煜。他还赦免了李煜的死罪,然后封了他一个不太好听的“违命侯”。
寄情于词与酒
赵匡胤显然很在意之前自己多次派人去劝说李煜前来投降、李煜却婉拒不来的事,所以用这么个名号来羞辱他。
名字虽然具有羞辱性,但好在赵匡胤志在天下,对于已经归顺的李煜除了善待之外,并没有其他伤害他自尊和性命的举动。
李煜骨子里就是个文人,身份一下子从昔日的一国之君成为现在的阶下囚,任凭待遇再好,也仍然是无比愁苦。
何以解忧?只有照旧作词、喝酒。
好在赵匡胤欣赏李煜的文词,知道与帝王之才相比,李煜更像是翰林之才,对自己的统治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对于李煜此时皱着一张凄苦无比的英俊面孔作词、每天只管放肆地喝酒并不大介意。
李煜的词风自从来到汴京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以爱恋为主要题材的香艳之词蓦然变得悲怆凄凉,每一首都寄托着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无限的追悔之意。
毕竟再如何深情哀婉的词都不能化为凌厉的刀枪,所以赵匡胤除了得空时欣赏一下李煜的诗词之美以外,对他的故国之思并不大在意。
2、一朝天子一朝臣
可惜,即使是像赵匡胤如此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也仍然没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李煜归降来汴京还没有一年的时间,赵匡胤驾崩,大宋王朝的权杖落在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手中。
赵光义的即位并没有改变李煜阶下囚的命运,他不过是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名号不再具有羞辱性,囚徒的生活却仍然在继续。
李煜习惯了江南的旖旎美景,此时身在汴京,他无数次想起江南的各处景致:
海棠无香之明镜高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