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西北太平洋依然寒冷,不过比起勘察加的气候要好上太多。格里戈洛维奇的船队正在靠近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而作为这支“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三特遣队”的指挥官,格里戈洛维奇本人在核实本次“巡逻”的成果。
“干得漂亮,小伙子们。”格里戈洛维奇合上笔记本的牛皮封面,上面烫着“苏联红海军”的俄文字母和一颗红星。他们在昨天袭击了一艘满洲的商船,上边的护卫几乎在红海军战士们登船的下一刻就缴械投降了。为了表示自己是军人而非强盗,格里戈洛维奇特意命令士兵们不得带走无关的商品——事实上,他们的改装渔船根本带不了那么多东西。
“返航,科兹洛夫。”格里戈洛维奇盯着眼前的年轻人,他略微有点意外,因为科兹洛夫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向他敬礼。
这名刚入伍三个月的新兵握紧了手中的莫辛-纳甘步枪,“我们为什么要回去,长官?为了把我们用命夺来的战利品上交,然后再一次出去送死吗?”
格里戈洛维奇隐约觉得苗头有点不对,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彼得罗夫,这是一位机灵的勘察加本地年轻人,因为对马列主义的狂热加入了第三特遣队,并成为了他最为信任的副官。彼得罗夫心领神会,尽量以难以察觉的脚步靠近对峙的两人。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长官,我们为什么不沿着海岸继续前进,自己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我听说萨维茨基船长和他底下的人去了马加丹,那里的马特科夫斯基元首承诺他们可以在港口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不再劫掠满洲和日本的商船就行。”科兹洛夫越说越激动,格里戈洛维奇看见他苍白的指节在步枪上颤抖,“我们都是孑然一身,为什么不去那里?在那里可以过上比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好得多的生活!”
“别忘了你入伍时的宣誓!科兹洛夫!我以太平洋舰队第三特遣队长官的身份命令你返航!”格里戈洛维奇厉喝道,随后,他的神色又柔和了几分,“我保证,回去以后,你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一份。”
科兹洛夫咬紧了嘴唇,“长官,你不是教过我们‘不劳动者不得食’吗?那个老不死的胖子,尤马舍夫,凭什么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享受我们的战利品?这就是你教导我们的‘主义’吗!”
该死的,这是哗变吗?格里戈洛维奇感到科兹洛夫身边的两个年轻人也盯着自己,科兹洛夫显然替他们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他想起混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决定北撤的那一天,远东方面军内部也发生了哗变,原本足以支撑几个月的防线在自相残杀中瓦解,日本鬼子和他们的法西斯傀儡几乎是散着步走进了这个太平洋的优良不冻港——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代价。见证了炼狱般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事件之后,格里戈洛维奇决心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他清了清嗓子,同时把右手放在了枪套上,“你是红海军的水兵,科兹洛夫,你应该履行为舰队和国家服务的责任。我最后说一遍,我,格里戈洛维奇,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三特遣队指挥官,命令你返航!”
科兹洛夫仍然不为所动,“长官,你我都清楚,我们的国家已经被毁灭了。我的父亲死在乌拉尔山,我的母亲和妹妹饿死在中西伯利亚的荒地里,整个国家已经支离破碎了。”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里逐渐带上了哭腔,“还有我们的舰队,只剩下那几艘早该喂鱼去的破船。那个天杀的尤马舍夫,就为了让那几块废铁多漂两年,浪费了那么多东西!就连西多罗夫那样的好人,也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而死——长官,你告诉我,这一切都值得吗?”
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投降派们一样的托辞,格里戈洛维奇想道,他决定不再废话,掏出了手枪指着科兹洛夫的脑袋:“把他们抓起来,彼得罗夫。”科兹洛夫和另两个年轻人面色惨白,他们并没有怎么反抗就交出了武器,任由麻绳捆住自己的手脚,然后被丢到逼仄的杂物间里。
帝国梦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