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番中番沉——三)
“二位祭司,陛下有请——”
前几日方听闻大公子触怒皇帝,以致被发配边疆,为蒙恬帐下之官。
原本,周儿对皇帝的下令十分不解,亏得沉缃秩拦住了她,大公子若在蒙恬帐下,必然比在秦宫安全得多,蒙家是武将世家,在军队中的威望非常高,在领兵打仗方面更是有非常深厚的经验。在大将军的倾力保护之下,大公子必定会有一番作为,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声誉,地位绝对是他长处宫里不能相比的。
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二公子与大公子素来不和,想来其中厉害定然也能窥测几分。
想到这里,沉缃秩的双肩不禁微微颤抖,见状,周儿担心道:“你还好吧……”
沉缃秩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晟御颢这几日来看似没什么动作,但这绝不是他的所作所为,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危险,看来今日,便是一场劫难。
见她久久不回答,周儿又轻声询问了一遍,沉缃秩吃力地微启毫无血色的双唇,“无碍……”
(参考,秦朝上朝礼仪: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中,手从胸口到下腹。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上朝之时,武将们站在西边,面朝东;文官们都站在东边,面朝西。皇帝出来后,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贺。)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沉缃秩沙哑的声音略显疲惫,龙椅上的九五之尊眉头紧蹙。
那秦皇生得虎口日角,大眼长目,鼻子英挺富态,身高接近九尺,立时如雄鹰俯视万物,行时同白狼深不可测,顺者昌,逆者亡。(出自《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史记•三家注》集解中说:“蜂,一作‘隆’,蜂,虿也,高鼻也。” )
“爱卿平身。”秦皇冷冷的语气全然不似从前。
周儿见状,下意识地低下头,低语提醒身前的沉缃秩。
“两位为了朕的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可谓是倾尽全力,想来,天下万民也是很拥戴爱卿的”秦皇的语气深不可测,但字里行间的杀机狐疑尽显无遗。
“陛下雄才伟略宽严并济,知人善任纳谏如流,臣深感陛下韬略,愿为陛下身先士卒,为万民之表,承陛下之恩泽,感皇恩之浩荡。”
“说得好,能得终黎祭司这样的忠臣,朕又何仇不得统万民之心?终黎祭司之胸怀,朕深感有所不及,看来,爱卿受万民之仰慕也并非毫无道理——”
此言一出,沉缃秩轻咳一声,双眉微蹙,似是身体极度不适强撑于此,沙哑的声音不卑不亢道,“陛下,臣深知,在其位而谋其事,为民者,承天恩之浩荡,奉社稷之九五;为臣者,感天子之恩威,秉江山之志节;为君者,享天下之奉养,行百善之表率。臣既为陛下之臣子,当秉陛下之志,行陛下之令,万民之所以感激臣的善行,其源便是感激陛下之胸襟。”
“好好好!果然是朕亲封的大祭司,不卑不亢,就连答复朕都那么与众不同!”秦皇喜形于色,缓缓起身,行于沉缃秩面前,沉缃秩不敢怠慢,微微躬身。
“若是换了旁人,被朕如此询问,怕是早就吓破了胆,跪在地上求饶了,还是爱卿通达机辩。”
“陛下谬赞了,臣甘为陛下身先士卒。”
“愿为陛下身先士卒。”一旁的周儿也急忙附和道。
失魂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