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无数的人在阅读一本激励人心的书或一篇感人至深的励志美文时,突然感到灵光一闪,蓦地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自我。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或文章,他们可能会永远对自身的真实能力懵懂无知。任何能够使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能够唤醒我们的全部潜能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
问题在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被唤醒过,或者是直到生命的晚年才真正认识自身的能力,但是为时已晚,再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了。因此,在我们年轻时就应当对自身的潜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唯其如此,我们才可能有效地发掘生命的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大多数人在撒手人寰时,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潜能根本就没有被开发。他们只使用了自身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其他更珍贵的财富却白白地闲置在那儿,原封未动。
因此,最大化地开发一个人的潜能,已成为每个人一生要面对的重要命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潜能淋漓尽致地开发出来呢?其实,潜能开发的途径有许多,但从成功学的角度而言,主要有4个方面,即“诱、逼、练、学”。
1.“诱”就是引导
寻求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生命意识中的根本需求。“这山望着那山高”“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因此,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有理性的自我,是绝不愿意停留在任何一种狭小的、有限的状态之中的,而是总想不断开拓以取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存的。这种炽热的、旺盛的发展需要,是渴望成功的表现,是潜能蓄势待发的前兆。只要对这种发展意识给予有益的暗示、引发、规划和培育,就能很好地激发并释放潜能。
2.“逼”就是逼迫
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求发展的需要,又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能够卧薪尝胆、自我警醒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鞭策和当头棒喝式的促动,而“逼”就是“最自然”的好办法。人们常说的“压力就是动力”,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被逼不是“无奈”,被逼是福。
要么你是被“看得起”委以重托,要么是有好运气,否则别人不会“逼”到你的头上来。
被逼,心态就会改变;被逼,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被逼,就会分清轻重缓急,抓紧时间;被逼,就会马上行动。不寻求突破。不创新,就休想跨过这道坎。于是潜能在一逼之下因迅速集聚而爆发,如同核聚变。
逼自己,就是战胜自己,必须比过去的自己更好;逼自己,就是超越竞争,必须比别人更好。别人想不到的,我要想到;别人不敢想的,我敢想;别人不敢做的,我来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我一定要做到。潜能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的潜能也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开发,越使用,就越多越强。生命力是从压力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创新能力,就是创造力,就是人的潜能,也就是竞争力。
3.“练”就是练习
此处特指专家为开发人的潜能而专门设计的练习、题目、测验、训练,如脑筋急转弯、一分钟推理等,多做有益。另外还包括“潜意识理论与暗示技术”“自我形象理论与观想技术”“成功原则和光明技术”“情商理论与放松入静技术”等。
4.“学”就是学习
学习绝对是增加潜能基本储量及促使潜能发挥的最佳方法。知识丰富必然联想丰富,而智力水平则取决于神经元之间信息连接的广度和信息量。
变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