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程颐:“程门立雪”的故事家喻户晓。杨时是北宋著名理学家,他在赴浏阳县令途中,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有一年冬季,杨时与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便一起到老师家请教,到程颐家时先生正在打坐养神,他们不敢惊动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了很久程颐醒来,发现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积雪已一尺多厚,赶忙起身迎他们进屋。此后,“程门立雪”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于谨与韦孝宽:于谨是北魏末年著名将领,韦孝宽是他的得意门生。于谨在军事上深谙兵法,其用兵之道和对战局的精准判断对韦孝宽影响深远,政治智慧方面的审慎和机智也深深影响了韦孝宽,使其在处理复杂政治关系时游刃有余,于谨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也为韦孝宽树立了榜样。韦孝宽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军事训练到政治决策都得到巨大帮助,师徒二人共同努力,在北周的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为北周稳定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他们的关系虽经历考验和挑战,但也因此更加坚固、合作更加默契。
齐白石与王雪涛、于非闇:齐白石、于非闇、王雪涛是享誉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花鸟画大家,三人有着师徒之缘,且同为北京画院画家,艺术面貌各辟新境。王雪涛原名王庭钧,1923年与李苦禅一起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为其更名“雪涛”。1929年于非闇正式拜师齐白石,向他求教山水、篆刻。师徒三人相交数十年,感情甚笃。1956年首都文艺界为齐白石祝寿,现场留下的合影中,盘坐在白石老人前面的正是他的得意门生王雪涛。齐白石感叹“夫画者,本寂寞之道”,但将拜入师门的弟子视为艺术知己,师徒间的温情为中国画坛留下一段段佳话。传统中国画遵循“师徒相授”模式,师父传授的不仅是创作技法,还会在综合修养、为人处世乃至精神层面给予多重指引。
维护师徒友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徒弟的方面:
慎重择师:在拜师前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师傅的门派历史、功夫水平、人品、性格、修养、教学能力等,确保师傅有能力且适合自己,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失望。比如,了解师傅之前所教徒弟的成就,以及师傅在行业内的口碑等。
明了初衷: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是为了养生、学习内功、拳架、推手、散手还是其他。同时,明确自己是追求功夫、休闲娱乐还是其他目的,避免因看到他人的不同发展而心生嫉妒或对师傅不满,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例如,如果自己的初衷是通过学习武术强身健体,那么就不要因为看到其他师兄弟在比赛中获奖而改变自己的目标,对师傅产生不恰当的要求。
自敬敬人:一旦确定师徒关系,在各种场合都要尊重师傅,以师为先。即使在师门内发生一些状况导致自己必须选择离开,也要懂得进退有序,好合好散,保持应有的风度与尊严。尊重师傅不仅是对师傅个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选择的尊重,同时能体现自己的修养。比如,在公共场合不与师傅顶嘴,有不同意见时私下与师傅沟通。
懂得付出:包括付出时间、财物、刻苦、勇敢、担当、责任等。要明白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能在该付出的时候犯糊涂,错过提升自己的难得机遇。例如,认真完成师傅布置的练习任务,积极参与师门内的各项事务,为师傅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学会感恩:不能在没练出功夫时把责任推给师傅,而练出功夫后又将功劳归给自己,忘记师傅的传帮带。要始终铭记师傅的教导和帮助,对师傅心怀感激。比如,在重要节日向师傅表达祝福和感谢,师傅有需要时主动提供帮助。
师傅的方面:
彼岸的逝言2水月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