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三十年来不精神,天降顽疾压我身。
我生郁郁不得志,一心求道入仙门。
仙门飘邈久不开,偶有仙翁入梦来。
仙翁道我尘未尽,着我入世了尘埃。
尘埃命运相纠缠,教我如何理得完。
不是当今多瘴气,应是我辈无仙缘。
既无仙缘当自修,其中福祸莫强求。
历尽三劫淡生死,走遍八荒到酆都。
酆都城外小鬼多,欺善怕恶无奈何。
人之一生多行善,死后也好见孟婆。
孟婆赏我一碗汤,前世今生都忘光。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一道白光绕身过,化为婴儿呱呱落。
任你前生善与恶,轮回谁可逃得过。
二转为人从此始,只愿今生白如纸。
存亡本是相循环,何必执着生与死。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些人似乎注定要背负着沉重的命运,如同诗中所叹:“三十年来不精神,天降顽疾压我身。”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心灵的煎熬。然而,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仍有人怀抱着一颗求道成仙的心,渴望超脱尘世,寻求心灵的终极解脱。
“我生郁郁不得志,一心求道入仙门。”这是多少被现实压抑之人的无奈与向往。他们渴望通过修行,找到通往仙界的门径,摆脱人间的烦恼与束缚。但仙门飘渺,不是人人都能够触及的存在。“仙门飘邈久不开,偶有仙翁入梦来。”在梦中,仙翁的指引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仙翁道我尘未尽,着我入世了尘埃。”仙翁的话语如同晴天霹雳,让人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去完成那些未了的尘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考验,“教我如何理得完。”这些经历,既是对他们意志的磨砺,也是对他们心灵的洗礼。
“不是当今多瘴气,应是我辈无仙缘。”或许,他们最终认识到,不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瘴气,而是他们自己尚未达到拥有仙缘的境界。于是,他们开始自我修炼,“既无仙缘当自修,其中福祸莫强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看淡生死,“历尽三劫淡生死,走遍八荒到酆都。”
酆都,传说中的地府之城,是所有亡魂归宿的地方。在这里,“酆都城外小鬼多,欺善怕恶无奈何。”他们见证了人性的善恶与无常,也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人之一生多行善,死后也好见孟婆。”孟婆,那位端着忘川水的神秘老妪,象征着忘记前世的一切,给予亡魂重新开始的机会。
“孟婆赏我一碗汤,前世今生都忘光。”喝下孟婆汤,意味着放下过去,准备迎接新生。“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地府,生活总有其相似之处,都是一场场的漂流与历练。
最终,“一道白光绕身过,化为婴儿呱呱落。”轮回的力量将他们再次带回人间,无论前世如何,都将重新开始。“任你前生善与恶,轮回谁可逃得过。”这是对生命循环不可抗拒的宿命的深刻体悟。
“二转为人从此始,只愿今生白如纸。”在新的一生中,他们希望能够像白纸一样纯净无瑕,重新开始。“存亡本是相循环,何必执着生与死。”生命的存亡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又何必过于执着于生与死的界限呢?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人对仙途的向往与追求,更看到了他对生命、轮回和宿命的深刻思考。在尘世的纷扰与仙途的幻想之间,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道路,而这条路,或许正是通向心灵深处的轮回之旅。
才子古风美文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