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民因为此事逐渐疏远李权,什么也不再理,心里可都怨恨死了李权,就算是把那小女孩绑起来,等人来赎,怎么说他们也有吃的了。
“真晦气,别人给你点烧饼和水你就把别人当主了,我们这些人可都要被饿死喽。”一个人路过李权身旁,嚼舌根说道,对李权这种人很是不屑。
“我…”李权欲言又止,没再说什么。
终于,政权越发迂腐,一些逃亡流民再也绷不住了,开始进行奋力反抗,李权也加入在其中。领导人赵与全十分看重李权,李权也不失所望,杀了不少汉军,文武双全,是起义军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次年,赵与全在协部分起义军暂时撤退时,赵与全被百箭穿心,并诱导汉军上早便爬过的山峰,在上山峰时,汉军以为他前面一定有起义军,不然怎敢如此张狂?汉军将领直接命令部下放箭,赵与全中了几十多支箭,当场毙命。这时汉军才意识到被诓骗,但为时已晚。
待到几个起义军士兵去寻找赵与全时,又翻过山,却险些认不出赵与全,赵与全尸身躺在血泊之中,周边的血已经干了。他的面目可怕,看不出是一张脸,满脸都是血,发丝乱得如街边乞丐,有几根发丝贴在脸上,胸部仍插着几支箭,用力拔出,有几个小洞,起义军本都是大部分流民,看过太多的死像,看见赵与全这般惨状,还是忍不住转头,赵与全是他们的领导人,怎么多少也有点感情,心里五味杂陈,话停在嘴边,赵与全死状可怕得很。
赵与全死后,由于李权在起义军中功绩最为显著,又加上赵与全生前也十分看重李权,李权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起义军新的领导人。
元封三十九年,李权率起义军攻占庆春、元汴、缊苏、温州四城,作为暂时据点,到处扩张起义军的势力,有人负责种粮食,也有负责打铁制造武器,也有织衣的普通妇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该忙活的,到了打仗的时候,男人征战。打完战之后,女人们在医治受伤士兵。
元封四十年,元梁帝意识到如今起义军的危险性,派精兵五万镇压起义军,就地斩决。而起义军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扩大,有些有识之士与青年壮丁也纷纷加入起义军,这更加奠定了大汉政权必将覆灭,起义军必胜的命运。
元封四十二年,元梁帝朱靖策自刎宫中,同时赐死了所有妃子以及子嗣。威名一百多年的大汉从此灭亡,长达十多年的起义战争终于结束,起义军拥戴李权为皇,李权建立大楚政权,鼓励农业,救助战役结束后的灾民,那时他正值不惑之年,多年的打仗已经累垮了他,如今更是夜以继日地奏折,提出“以民为本”。
李权准备接回五年前的妻女,亲自来到故乡,这儿早已物是人非,村民说,那疯婆娘疯了三年,两年前便病死了,那婆娘女儿也不知所踪。李权悲痛欲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臣劝他纳妃,他草率地答应了,叫文臣帮他挑选,不必再看,李权也没有这些心思。
一日夜里,误入华妃殿中,误将华妃认成往日妻子,诞下子嗣李濂粱。
楚入并不知道个详细,只知李权年少立誓,缕遭失败。不惑之年推翻大汉,建立大楚政权,有了现在。史册只记录了李权表面的光鲜亮丽。
楚入稍微沾了点酒,似是神经质地说道:“小沈,今夜月光很好。”
沈殊瑾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楚入,沉下头又望向明月,淡淡地说了一句:“嗯,是很好看。”
“可这明月是缺的,并未圆满。”
“月有阴晴圆缺,你读了这些书,不会不懂,”沈殊瑾看着有些醉意的楚入,“你喝醉了。”
“不,没醉。”楚入扶了下头,耳根有些红,头有些昏,眼神时而迷离,蜷缩着身子,又灌了点酒,将另一个小酒坛递给沈殊瑾。
“小沈,你要吗?”
“嗯。”
楚入喝醉的模样真的一言难尽,“小沈,咱…咱们再喝点,嗝…”
还爱耍酒疯,一只手伸在沈殊瑾肩膀上,说道:“你看…那个…”吐字也不清晰,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弱冠年华,正春风得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