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黑的早,刚到酉时,天已经擦黑,街上的灯一盏接着一盏亮了起来。
不知是谁先吆喝了一声,渐渐街上吆喝声和笑谈声混作一团,热闹而快活。
从人群中挤出来,张大山带我来到他所说的‘场子’,一片高阁前。
里面的小弟看见我们来了,踹了旁边人一脚,给我们腾位子。
张大山嘻嘻哈哈拉我进去,我和他排排坐,位子还是很靠前的,旁边还有俩小弟把一早准备好的花生瓜子递给我们。
早年离朔国比武招亲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擂台,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高阁。
高阁一共十间,前九间要么是个砚台,要么是一个圈起来的空地,一共九项比试,获胜者可迎娶或入赘藏在高阁的小姐或公子。
离朔国并不怎么忌讳龙阳之好,若成就一对良人佳话,也是一段笑谈。
“你知道吗?今年里面是茗家小女。”
“诶,是吗?我怎么听说是贺家小公子。”
我磕着瓜子,侧耳倾听。
“什么贺家小公子,明明是茗家那个娇宠万千的小郡主。”
“什么呀!我听到的消息是何家年芳十八知书达礼,温婉贤惠的玉兰小姐。”
“你都听错了,是贺家那个文采飞扬的玉面小公子。”
高阁上比试的很热闹,台下争论的也很热闹。我抬头望去正好和台上作画得胜的公子四目相对。
猝不及防的对视令我愣在原地,半晌移开视线,那位公子调皮冲我笑了笑。
“那是,那是……”
后面看客显然认得这位,我转过头,看那人附在身旁人的耳边悄声说了几句,旁边那人露出一副不屑和嫉妒交杂的表情。
“张大山,你认得那人吗?”我拉了下张大山,指给他看。
“不认识。”张大山看得正精彩,头也不回答道。
我努努嘴,感觉他这个老大也不是很牛的样子,又询问了跟在身边的小弟,都说没听过。
最后我不得不问后面那个看起来像是店小二的家伙。
“那人是谁?”我问。
疑似店小二的人下意思要吹嘘那人的丰功伟绩,低头看我一个半大的孩子,顿时没了吹嘘的兴致,呵呵了一声说:“不是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该知道的。”
我悻悻转过身,坐正身形,看那位公子的比赛,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文武比试,均拔的头筹,旁边的人一脸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我目光不知不觉追随他看了整场比赛,临到末尾,那位公子取得胜利前往高阁。
高阁离这里有些距离,我和张大山没来的及转移阵地,突然前面传来一声气息雄浑的呵斥声:“好你个淮安王,我兰家要是惹你不快了,你冲着老夫来就是了,是何居心要搅我闺女的招亲!”
我抛下张大山,灵活钻进人群中,等我再从人群中挤上前时,正好听见沉默了一会儿的淮安王开口。
他说:“今天不是灯节嘛!我闲着无聊出来玩玩。”
我抬头,正是那位公子,原来他是淮安王,娘口中说的皇亲国戚。
他低头,我仰头,很凑巧地又与他对视,淮安王冲我眨了眨眼睛。
我移开目光,心想:皇亲国戚也没有娘说的那么吓人。
清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