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匡思开了一坛美人香,姑苏酿的酒,香醇甜美,后劲十足。
“姑娘,别喝了……”岁儿劝道。
匡思却醉醺醺喊道,“一酌散千忧,喝啊……”便晕在了案边,整整一日才醒了酒。
翌日,赵家人收拾行囊,准备回京。
“匡思姐姐,匡思姐姐,你要走了,我舍不得你,特来送一送。”卫星晚匆匆赶来。
卫星晚紧紧拉着匡思的袖子,依依不舍,“你走了,便没有人与我说话了。”
匡思淡淡一笑,“别怕,天下之大,人生何处不相逢,有缘还会见的。”
多日后。“母亲,匡思走了,我听别人说的,举家都搬回京城了。”
宋斯月不经意说道,楚氏一脸不信,“什么时候走的,我正打算去赵家提亲呢,上次匡思和斯年一块回来,我就觉得他俩般配,若不是赵夫人不允,我就想着缓一缓,只要人还在这就好,这下人走了,这可如何是好?”
楚氏一拍巴掌,后悔莫及。
宋斯年刚进门听到母亲的话,一脸凝霜。
宋斯年和匡思两个人的关系就像雾里花与水中月,始终模模糊糊,谁都不远多迈一步,当匡思迈出一步,却是阴差阳错,宋斯年也决定去坦白心意,可匡思却回京了。
“大哥哥,你对匡思姐姐是有意的吧?”宋斯月试探问道。
“匡思姐姐已经走了好几日了,你追也是追不上了……”
楚氏也安慰道,“儿啊,这岭南的好姑娘多的是,不差她一个赵匡思,母亲再为你物色好的……”
“不必了母亲,斯年打算好好读书,暂时不想儿女私情了。”宋斯年失落道,转身离开了。
匡思一家在路上走走停停,行了半月了,已经过了岭南地界,再行过宝树就到京城了。
九月初,京城刚下了几场秋雨,天气凉爽。
御景候和侯夫人一直在门外等候,见到大哥和老夫人的马车,连连相迎。
“母亲,大哥,你们可回来了,我和三弟都盼着呢。”御景候一把掺住老夫人。
御景候的三弟正是匡思的三叔,任五品官职,也是庶子,家中有三子两女。
“母亲,儿媳给您打扫好了荣葆堂,正等着您们呢。”侯夫人笑道。
冷烟立在老夫人身旁,侯夫人笑道,“这是冷烟吧,和你祖母一起搬过来吧,真是出落的亭亭玉立大姑娘了。”
“这是你二婶,家里还有个你婉歌妹妹,比你小一岁。”老夫人说道。
冷烟蠕蠕道,“二婶好。”
“哎,姑娘也好,快回家吧。”侯夫人热情的扶着老夫人。
“二婶婶安好。”尔桃福了福身,笑靥如花。
“姑娘好,真是一个赛一个知书达礼,清丽可人。”侯夫人赞道。
御景候爽朗的笑道:“大哥,家中已备好宴席,给您接风洗尘。”
“母亲,怎么不见匡思?”侯夫人问道。
“二婶婶,匡思在这呢。”岁儿扶着匡思下马车。
鸳鸯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