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夫子接过那个软软的、小小的身子,“多大了?”
“十个月了,出门天气冷,穿得多了些,如果屋里有炭盆,穿得少些,他就到处爬了。”说起自己的孩子来,芮若瑶脸上洋溢着母亲的、幸福而满足的神采。
于夫子看着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夫人和女儿。只是于珊嫁得远,平日也很少回家,自己的儿子们畏惧自己,平日又忙,儿媳们也甚少带孩子们回来,于夫子便是想自己的孙儿了,可又不想去京城麻烦,每日与那些年轻人学文习字,倒也不苦闷,能缓缓这思念。
“长得不像你,但也不像那臭小子,细看,嗯,有几份像秋朗!”于夫子点头。
芮若瑶轻笑,“大家都说外甥像舅,”
于夫子道,“秋朗这孩子不错,聪明上进,不是那种一肚子小心思的人!”
芮若瑶却道,“我也许久不见珊姐姐了,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1”
于夫子道,“她信中说一切安好,只是有了孩子,又要理家,总说抽不出时间回来,本来说过年要回,谁知老二生病了,便搁置了。”
芮若瑶看向于夫子,眼眶有些红,“若是大家一切安好,不常回来也没事,若是世道变了,挤在一起受苦,谁又能好受?”
于夫子脸色有些不好,“我原以为外面那两个才是来当说客的,没想到竟然是你!”
芮若瑶脸色有些悲苦,“若瑶愧疚,原本也不想打扰夫子清静,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了,边关战事一起,说不定会有宵小之辈借机生事,朝堂的大人们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心思,若有夫子坐镇,既可笼人心,又可肃朝纲,我们这等老幼妇孺才能得以生存,夫子怎会忍心让我们整日惶惶?”
于夫子不语,芮若瑶又道,“夫子是熟读圣贤书的,自然知道‘众志成城’,若瑶只是不想失去亲人,也不忍心别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两行清泪顺着她脸颊流下,小家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挥舞着小手,带着哭腔呜呜呀呀起来,
可面对芮若瑶的眼泪和悲伤,听得她哀伤的不偏不倚的描述,那带血的场景形象而生动地出现在眼前,这个打小就在自己眼前长大的孩子,她慌乱而恐惧,抱着那个小东西,母子二人哭得无助又凄惨。
于夫子拉她起来,“好端端地吃着饭,哭什么?玉岭人还没打进来呢!”
芮若瑶哭得不能自已,止也止不住。
于夫子叹口气,“别哭了,当心哭坏身子,孩子还这么小,你也不怕吓到他?”
芮若瑶泪眼巴巴地看着他。
于夫子道,“先吃饭吧,这事,我要好好思量。”
听得他松了口,芮若瑶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又抽泣了一会儿,才止住了哭。
她不哭了,小家和也立马住了嘴,撒娇地搂着她的脖子,贴着她的脸。芮若瑶被他逗笑,连于夫子也忍俊不禁,“这混小子这么无赖,想必是学他父亲的!”
芮若瑶又把小家和交给于夫子,自己跟奶娘拿了饭菜去热。
小家和也不认生,睁着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于夫子。
于夫人笑骂道,“你这个小精怪,眼睛跟你娘长得一样,眼泪也跟她一样!”
芮若瑶与于夫子吃过饭,收拾好了走出去,走到门口,于夫子道,“天寒地冻,找间屋子让那两人住下吧,免得冻坏了,有人要派御林军来要我的命,还有人会先哭淹我的院子。”
侯门锦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