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1
超小超大

26-关山月 (2-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1)关山月: 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2)天山: 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3)玉门关: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4)下: 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5)胡: 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6)由来: 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7)戍客: 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8)高楼: 古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此二句当本此。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唐诗三百首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王爷的暗卫 连载中
王爷的暗卫
你那好小哦
某傲娇王爷前期不知好歹...后期追妻追成狗
3.9万字7个月前
聂明玦:牵丝戏 连载中
聂明玦:牵丝戏
献天缘
(聂明玦:天若有情天亦老更名为聂明玦:牵丝戏)江南鸢与妹妹江厌离合称“仙家双姝”,是唯一一个可以让赤峰尊聂明玦可以用柔情相待的女人,在聂明玦......
7.5万字7个月前
鸣风 连载中
鸣风
三千愿景
一位单亲的皇子,一位家庭幸福的女捕快,一位位高权重但遭人白眼,一位身份低贱但活得快乐,一次偶然,他们查到了同一起案件,发现与对方有着千丝万缕......
0.6万字7个月前
无忧路漫漫 连载中
无忧路漫漫
Freber青羽
女主:无忧(类大女主文)无忧面对自幼生活的村庄无奈的束缚愤然出逃,不满世俗对人的偏见、对爱的偏见,在世俗蒙昧的囚笼面前,她硬是要做自由的鸟儿......
2.0万字7个月前
奈何桥头无桃花 连载中
奈何桥头无桃花
静离心殇
我是你一次邂逅中拯救的第一朵初春桃花……
13.4万字7个月前
朝若杨柳依 连载中
朝若杨柳依
浅陌相知
  柳依依这一辈子都在仇恨之中无法自拔,外表柔弱良善,可是真正是什么样子只有她自己知道。  洛修渊一开始对她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不曾想却是......
18.4万字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