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听得那夫人前些日子还带着贴身侍女出去过,看着面沉如水,似是极为不快。回来后面色就更差了。那夫人似乎早就怀疑郎君在外头有人,那人似乎还是个正经官人家的姑娘,听着也是不能做妾的身份。郎君就与这姑娘私下里常常来往,彼此之间胶着,却又不正式论起嫁娶。前些日子,听闻那杜家大娘子的妹妹在于家郎君私宅处遇险,之后那杜家大娘子就同意了于家主枝大郎君的婚聘,嫁了他为正头娘子。谁知几日后就在这二人成婚当晚,那于护郎君夫人忽然发病去世,随后又闯进了二婚房要求新妇取消婚礼与他成婚。”老渔夫“呵”了一声,从腰间解下酒壶饮了一口。
成渊听得里头曲曲绕绕,似乎大有文章,比自己在上阳时的故事似乎更加曲折缠绕,顿觉世间诸事千变万向,唯奇能存。这富贵人家的故事的确诸多曲折志怪,包罗万象。难怪济阳侯叔整日以打听各种小道消息为乐,还能探听出不少上阳官宦人家的不少私密实事,甚至听得还卖给茶楼说书的进行改编,隐去真实人名关系,杂糅而成新的话本子。
离岛上的距离还甚远,成渊知晓扇贝弄丢一事他逃不了一劫,即使不为此,也要为私制令牌一事吃一顿家法,与其惶惶不可终日,倒不如躺平做些其他的事儿来得实际。路途漫漫,就听听老渔民的民间闲话涨涨见识,也是不错的。
从老渔夫零零散散透露出的信息,成渊在脑海里逐渐地还原出了此事的大约全貌。于家崛起的时间不算久,大约庆历年间发展成为此地新一代颇有实力的人家。只是那时在成祖节策大帝迁都后成为此地豪强的元势力不减,于家虽大,却也还是部分从属受制于袁氏豪强。正佑末年,于家出了一代大能于泰,将于家的势力越做越大,逐渐在实力上强过了逐渐衰落的元氏,更在永定初年裂国之时,首先旗帜鲜明地支持了上阳的大辽政权,斥责南下的孟敏则乃“大逆叛贼”。随后更是出人出力,支持孟敏知獐子岛等产业的维护。几年后,随着上阳 的大辽政权迅速站稳脚跟,于家也彻底取代了元家的地位,成了此地新一代豪强。而此时,已是永定十年,离于泰之侄于护娶于氏家主的侄女元氏,也过去了一年有余。
在元氏还未正式退居二线时,于家和元氏的联姻还是有一定的好处,至少能获得元氏一族的好感,掌握更多资源,做一些生意交易也会更方便些。元氏在此地多年的根基,各种人脉门路不可小觑。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支脉想要做大做强最有利的上升途径。元氏是于护自愿求娶的,婚后也与元氏生儿育女多位,长子也年岁渐长,与杜家大娘子年龄也相仿。多年来夫妇之间并无第三人介入,夫妇之间也是互帮互助,相处如宾如亲。只是约莫一二年前,于护与杜家大娘子之间的绯闻就开始隐秘地流传。于护与杜家大娘子之间时常暗自来往,甚而有人传说二人郎情妾意,似乎已有婚嫁之势。然而以杜家在当地的地位有怎会让女儿做于家妾?于家不是皇亲国戚,他家之妾,又怎能和皇家妇相比?要想过了明路,自然得先让于护与元妻和离,在堂而皇之地娶了大娘子做正头娘子,再或者大娘子病逝过了日子,才能让新夫人过门。
于是知晓内情的人都在等着看这出大戏如何落幕。如今于护郎君若想得偿所愿,最好的法子就是与元氏和离,过了些风头后,再娶杜家大娘子为正夫人。不过过了许久,于护郎君依旧与夫人元氏保持如同之前一样的关系,一切如旧。而他与杜家娘子的绯闻也未曾因此断绝,二人似是还是隐秘地来往。虽然此事知晓之人并不多,但于家内部和杜家人都对此心知肚明。两人如此不明不白来往许久,却终究不曾有个了断。
于家主枝大郎君恋慕杜家大娘子已久,许多人是知晓的。只是大娘子似乎很少关注到他。这一情况在很久的情况下都不曾改变过。但自从几个月前,大娘子的幼妹意外在于护庄里私宅遇险后,一切似乎就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听闻救出小妹后,大娘子当场要求和于护恩断义绝,不久后更是答应了大郎君于毓的求娶,嫁作他人妇。
一斛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