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王返回府中,府中已然大乱。宁王失踪,府中人难辞其咎,索幸宁王已然回府。太子在宁王府中坐镇,命人悄悄找寻,见到他身着布衣,打斗过以致满身尘土的模样,不由得怒斥:“你这是怎么回事?都快成家了,还这么孩子心性!平日里胡闹也就罢了,如今还学会了私下出府!也不着几个人跟着,这要是出了意外该如何是好?”这时看见他身后林致和玥真,愣了愣,不便当着外人的面大加训斥宁王,便向玥真和林致作了个揖,谢道:“多谢二位小娘子相助,送二弟回来。”
林致与玥真纷纷回礼,忙道不必致谢。太子成源板着脸,命宁王换了一身便服去。宁王乖乖地听从了太子的吩咐去了。临行前,他偷偷看了一眼林致,心想这小娘子真是巾帼中的奇人,看着一副清素淡雅的柔弱模样,却是骑射功夫了得,反应机敏果决,如若这个宁王妃让她来当,倒是能够省却不少力气。自己倒是不必为家中庶务烦心了。
成源见宁王成渊换衣服去,向二位小娘子道了一句“失礼”,便去为自己的这个不省心的宝贝弟弟善后了。玥真与林致不便久留,匆匆告辞而去。临走之前,玥真感觉到了太子深沉深情的一瞥。
从宁王府的下人们的小声议论中,二人得知宁王贪图游玩方便,趁人不备,换上不知从何处淘来的布衣,缒墙而出,溜出王府自去玩耍。林致玥真听了不免好笑,同是一父所生,太子那般沉稳守礼,贤名在外,宁王却如此顽劣不羁。不过思及宁王从小就不曾被当做储君培养,倒也情有可原。不过,林致想道,宁王的身手倒还真是不错,这样的身手,足以自保,能够找到对手弱点,一举灭之,倒颇有机变。
不久,京中抓获了两名拐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人都说沈家和张家的两位小娘子机智多谋,从拐子手中救下一少年。京兆尹审讯结果已出,原来二人是惯犯,一向以拐骗少年入黑煤窑干苦力为生。根据供词,京兆尹又在太子的督促下,一锅端掉了二人的黑煤窑据点,解救了数十名少年,将他们送还他们亲人手中。然而,被获救的少年姓甚名谁,京兆尹府语焉不详,百姓们也不知实情,只知是京中一户平民人家的孩子。如此,人们不由得感叹造物弄人,若不是考虑到两位小娘子在采选之列,兴许她们其中有一位,倒是有可能与这位少年,形成一段佳话。
这一边,故事的三个主人公各怀心思,玥真自发现了太子富有深意的目光,心里不由得琢磨起太子的心思。如此,她倒是觉得自己对于进入东宫的把握更大一些。而且此次事件闹得这么大,是极有可能惊动当今陛下的。如此,只要她在采选中不出差错,以自身的实力,是很有可能进入东宫的。
而一旁的林致觉得宁王为人不甚精明,但是相貌身手综合起来倒是出众的,倒也说得过去,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婚配对象。另外,她也发现了太子对玥真姊姊的心事,知道玥真姊姊极有可能嫁入东宫,假如一切如常发展。而若她嫁不进东宫,那么嫁给宁王也是一个好去处。宁王与太子关系亲厚,她嫁过去,也能够借着这一东风时常与玥真见面。所以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采选。
一边,宁王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自己对大哥情意深重,但怎奈身为皇室成员,娶亲是必须的。既然如此,不如娶个自己了解的,又撑得起场面的。这小娘子有勇有谋,可以向父皇讨来做宁王妃。
采选很快结束了。玥真和林致凭借自己的才干在采选中脱颖而出。而这次,由于孟敏知也听说了在此次事件当中,两位列入名册的选女的英勇事迹。加之太子和宁王各自又钟意这两位小娘子,是而此次大选的结果是,玥真和林致被选为东宫妃和宁王妃,陛下孟敏知自己只选了一位先天圣皇后族女程氏为美人,其余被选中的选女,各自被散入各宗室府中为妾。
一斛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