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朝逐渐跟各国开展商贸往来,也派船队出使沿海各国,贩卖他国没有或稀少的丝绸、茶叶、瓷器、药品、玻璃工艺品、机械时钟等东西,赚了海外不少钱。大华国内,则到处都在忙着修路、铺桥、修建水利工程,大搞基建。
梅襄他们也终于研究明白牛痘,给人接种,现在天花在大华朝已经不是可怕的传染病。
有人研究出来磺胺这个药品,和青霉素一起,也是在海外卖得比黄金还贵的神药。
彭显的微生物图谱终于出版了,内容简练易懂,图画清晰逼真,已经成为各大医监的教材。
彭显的微生物图谱出版后不久,一本叫做《人体解剖图谱》的书也出版了,还是彩色的,据说是某个神秘的人物在战乱年代研究尸体所得,免费送给金陵太医监的。这本书没有作者,但是书中对人体的描绘,那也是相当地逼真。这本书出版后,梅襄当众宣布,以后她若死了,遗体捐给太医监,供医者研究、学习,还制定了一套遗体捐献与保护的制度。林深也紧随梅襄,宣布他也愿意遗体捐献。彭显见此,也宣布他也愿意。另有几个热血青年响应,总体,响应的人很少。梅襄不急,慢慢来吧,先让大家适应这本书,以后再慢慢研究人体。目前,至少外科和正骨的大夫挺喜欢这本书。
吴大夫让梅襄、林深带着太医监的人重新编修了关于传染病的教材,取名叫《温病论》,把他们这些年对鼠疫、血吸虫、天花、水痘、麻疹、痢疾、疟疾等传染病的研究与经验都写进去,发给各地做参考。
林深升职了,现在是金陵太医监的御医。梅襄和吴大夫都有意让他以后接吴大夫的班。
吴大夫这么多年早就看明白了,梅襄适合搞技术,适合教学,不太适合搞管理。林深虽然医术不如梅襄,但管理人很有一套,反正他们俩是一起的,就让他们擅长技术的搞技术,擅长管理的搞管理吧,再互相学习,金陵太医监不愁发展不好。至于林深迟迟不娶亲这一点,他不知道,他没看见,不要问他,他不管徒弟的私事。
梅襄和林深忙完《温病论》的编撰后,再次回遂丘,这次是在四五月,他们打算回去摘梅子,过端午。
俩人发现这次路明显好走了很多,一些原来需要绕道走的地方,已经穿山开路或架起高桥。沿途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机器耕田,有些地方建了印刷厂,有的地方建了纺织厂、织布厂,有的地方建了炼钢厂......到处都在红红火火地搞生产。
这几年粮食品种再次改良,粮食产量再次提高,国家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民众优生优育,适当控制人口,所以已经很少能见到饥荒。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端午这天,林大夫一家煮好槲叶粽子、佩兰茶,出门挂香茅艾蒿,一开门却看到门口站着俩人,是剪着一头短发一如既往帅气的林深,他手里牵着一位身量高挑、穿着浅杏色长款褙子、戴着大檐帽遮住半张脸的孕妇,林大夫甚是惊讶:“梅襄呢?你把他抛弃了?”
林萱、林萱的丈夫、孩子、林诚、林诚的媳妇、孩子、小巧儿、林大娘听到动静也都出来看情况,纷纷问梅襄呢,反倒对孕妇不是太上心。
孕妇摘下帽子,露出一头半长不短的黑发,众人待看清孕妇的面容,这个清秀高挑的姑娘不正是梅襄?一个个面面相觑,差点脱口而出:太监还能怀孕?梅襄咋又成女人了?
看成功捉弄到众人,梅襄和林深哈哈大笑,梅襄笑着还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小抱枕。
林萱受不了了,拿起鸡毛掸子就去打他们:“你们两个浑小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装扮成这样捉弄人好玩是吧?”
梅襄忙往林深身后躲,林深伸手挡住林萱的鸡毛掸子:“师姐,别真打,梅襄真的怀孕了!”
林深见梅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