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两个小舅子,他们也想做点生意,我这不就想到你了吗?他们想运豆腐回去卖,可是桐县离我们这边挺远,光是把豆腐运回去都很难了。更别说豆腐价格也不贵,不值得。所以我就想给他们带点腐乳还有大酱回去。”
娇娘泡了壶金银花茶,桌上还放有甜点。刘氏二人长到二十岁还未娶亲,乍见娇娘这样的娇美女子有些拘谨,娇娘让他们喝茶也不好意思伸手。
来的路上陈老板就跟他俩说过娇娘是个寡妇,不过好像已经有了意中人,让他俩不能因为对方是个弱女子就心生轻视,到时候得罪了娇娘。
“桐县?我记得那地方的油纸伞做的不好,不知两位小哥为啥不做纸伞生意?”
“嗨呀,别提这事了。我岳母家祖上就是做伞了,他俩自然也有做伞的手艺,可他们那地方家家户户都会做伞。做一把伞十分费劲,又赚不到几分钱,糊口还行,想做出家业就不行了。”
娇娘只知道有桐油伞,却还没见过桐树。前世她开办的工厂里也有桐油加工的,这种植物原产在云南地区,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最关键是加工桐油不需要机器加工,只需要物理方法就能采油。
小哥俩说到桐油话就多了起来,跟娇娘讨论了许多关于桐油的用处,他们当地人除了用桐油加工纸伞,还会把桐油涂抹在木器上,防水防腐蚀性能非常好。
娇娘的关注点不在这里,她想的是桐油的另一处重要用处,印刷。
一直以来娇娘都有造纸的想法,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学习用品,包括笔墨纸砚都十分昂贵,普通人家就算供得起孩子上学,也不一定能让孩子都买得起纸墨,更别提书本了。这时候的孩子想要读书都要找相熟的人借书抄写。
以前娇娘学过一本文章叫《送东阳马生序》,里面写宋濂大冬天还要抄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大冬天还要不顾天寒地冻抄写书籍,除了有他家贫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纸墨昂贵。
就连启宗这样家中小富的孩子,也不会舍得浪费纸墨。平日里来教铁蛋写字画画,两个人一张纸正面用完用反面,其余时间就用柳树枝蘸水在青石板上写写画画。
娇娘哪里见过这样心酸的求学场景,她比这时代的任何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教育有多重要。虽然和她没什么大关系,可娇娘也有着儒商的思想,想要给这时代带来些改变。别的不敢说,改进一下造纸术还是可以的。
若是有了桐油,就连印刷也会变得简单许多。
快入秋,地里的黄豆也都要熟了,到时候黄豆一收,地里也肥沃了,山脚下那九亩地离的远,种粮食怕被山上的野物糟蹋,还不如种些桐树。
一瞬间脑袋里瞬息万变,娇娘已经想好了这次交易要做什么,也就没有拐弯,直接了当的说明自己的想法。
“陈老板的意思我也明白,看到我院里的九缸大酱了吗?这大概就是这个季度的大酱产量,等你们把这些酱都卖出去,下个季度的大酱生意估计会更好。不如我们来签订一个合同吧?”
陈老板和刘氏兄弟对视一眼,陈老板倒是听过这个“合同”,就是两个人商量好后签订的书面协议。这样做就算一方毁约,另一方也能去衙门里讨回公道。
“不知你这合同内容是什么?”
“我想要桐树和桐油,山脚下约有九亩地,我都想把一半用来种油桐树,这桐树的钱和运费就用这酱补,除了树,今年的桐油也要先给我运来两百斤。”
一朵娇花出墙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