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清早施工队就在村口叮叮当当地敲打修路,村里的耕地都忙活的差不多了,村里许多人就喜欢起个大早就看施工队忙活,亲眼看着那水泥混在一起铺在路面上再碾压,等干了就成了白泥路,那过程实在是神奇。
娇娘出钱雇人来修路是利在子孙后代的事,村里人大多数人还没转变过来思想,但也觉得全让娇娘出钱又出力实在是过意不去,于是村里人做了饭,东家拿点西家拿点,娇娘也就不用天天给施工队做饭了。
不过这天气越来越热,在这种天气下施工汗流浃背的,娇娘害怕工人们中暑耽误施工进程,毕竟这批工人已经做了半月有无,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要是出了什么事还真是顶不上。
娇娘煮了薄荷茶冷却之后搬到工地上,做累了就歇歇喝点茶吃点东西,倒也没出什么事。
工地的工头名叫吉大河,娇娘家的磨坊和猪圈就是他带着工队做的。
吉大河手下的施工队人员不多,大都跟他一个村,他们村在清河县,比林家村还要穷,能种的地也少,没办法,吉大河只能带着村里的老壮爷们走家串户给别人做些建筑,也算是古代的施工队了。
不过很多人家贫,就是盖个猪圈什么的人丁旺盛的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又哪里需要这样的施工队来做呢?是以,吉大河一行人为了养家糊口,基本什么都会做,打井磨磨盘都是一把好手。堪称是古代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娇娘一开始也没想到找他们,想着预算能省则省,村里劳动力就挺多,培养一下也就凑合用,可叶轩教了好多遍怎么做,村里大多数人还是不上手,让他们烧制水泥还成,一到铺路就不行了,不成样子。
于是第一周就叶轩一个人忙活着铺路,就算他一个顶十个,可总指望他一个人也不行啊,这时候吉大河听说这边在铺路,带着手下的人就来毛遂自荐了,要的工钱也不高,包吃不包住一人一天二十文钱就行。
娇娘给村里那群莽汉的工钱也不少,让吉大河他们上手试一下效果不错,于是干脆辞退村里一些人,让剩下的人去烧制水泥,吉大河带领的施工队就负责铺路。
施工队有十一个人,年纪最大的五十三岁,最小才十三岁,都是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做活,找不到活的时候就去扛包,天天吃干粮饼,从牙缝里省钱送回家里养活一家几口人。
“老叔,你说今天咱们会吃啥?”
说话的是队伍里最小的少年,名叫鱼固,去年他爹生了一场大病,家底都掏空了,可还是没留住,人走了剩下家里娘五个,鱼固排行老二,上面还一个大姐,正在待嫁,可家里连像样的嫁妆都掏不出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就有人劝鱼固他娘把最小的女儿卖掉,不然家里其他孩子早晚都得饿死。
可都是从肚子上掉下来的肉,又怎么舍得?鱼固也是个倔强的。愣是不让他娘卖妹妹,跟着吉大河的施工队出来找活干。临出门前他娘借了二斤粗粮烙了饼子,他天天饿了就啃两口饼,赚来的钱一分都不肯往吃的方面花,生怕过年回家发现家里穷的妹妹被卖掉了。
队里人心疼他,可家里也都穷的叮当响,就这还经常省下一两口给鱼固吃,队里最大的梁老汉就是其中之一,一老一小关系也挺好。
“你小子是个运气好的,要是天天光啃干粮哪能长力气?也是你吉叔眼光利。”梁老汉笑呵呵的,想到昨天中午吃的筒骨汤,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一朵娇花出墙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