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令
超小超大

储君令:萧衍的儿子们 (13-5)

《颜氏家训·勉学篇》回忆说:“洎于梁世,兹风(引按:玄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金楼子·杂记上》记载大同五年萧绎自荆州还京师,“其日赋诗”,“其晚道义”。正是一时风气的写照。京师、郡国其它讲学玄辩的事迹,可以参看本谱的相关内容。这种风气,至太清、承圣国难之中仍在延续,萧纲的太子萧大器临刑之前仍在讲《老子》;西魏大兵压境、江陵势如危卵之际,萧绎亦频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真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或许如前揭《颜氏家训》所说,“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玄谈也有消除紧张恐惧的功能。梁武帝崇佛闻名于史,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梁朝的佛教主要是佛学,佛学的理论,而非实践的佛教修行,所以,梁朝空前繁荣的佛学,梁武帝一再开讲所推动的佛教讲经的风气,某种意义上,亦可以与玄学的发展联结起来。以本谱所述天监十八年昭明太子萧统讲真俗二谛义,以及萧纲等人的谘问为例,其实就是一场玄学辩论。 历史上西晋亡国,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玄学清谈导致的结果。清谈废事,对于梁朝的灭亡,也有史籍记载直接与玄谈的风气联系起来。

《梁书》卷三七《何敬容传》载,太清元年,何敬容迁太子詹事,“是年,太宗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又有托名陶弘景的诗歌预言玄风再盛终将导致侯景之乱、断送梁朝:“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与文学藉文字以传不同,玄学重在谈论,多是口头之学,保存不多。萧氏兄弟的玄学著述与成就,今大略可考者如下。《梁书·简文帝纪》记载萧纲《老子义》、《庄子义》各二十卷,《隋志》、《唐志》也有著录,书名、卷数稍异。

其他学术

萧纲的著述事业,除了文学、玄学外,还精医道,著有《沐浴经》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还体现出对杂艺、阴阳五行两方面的较多兴趣。杂艺有《马槊谱》、《投壶经》、《棋品》、《弹棋谱》之作,五行有《光明符》、《易林》、《沐浴经》、《灶经》、《新增白泽图》之作。两部大书《长春义记》、《法宝联璧》都是集合他人共同编著。顾野王《玉篇》系受萧纲之命而作。

萧纲的阴阳五行著作,大多今属道教领域,反映了一时风气。唐初贞观年间,鉴于阴阳五行杂书太多,唐太宗就曾经下令太常集合诸术士一起进行大肆刊定。

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统生于襄阳。父亲萧衍时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南朝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

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天监八年(509年)九月,萧统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年十二,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 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双生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一品贵妻:权相,别宠我 连载中
一品贵妻:权相,别宠我
酒酿滚滚
苏耀钰在火中重生回十五岁,他的目标是把五年后的妻子莫庭荷宠成一个白痴+生活废,这样她就非自己不嫁啦!可事实真的会和他想象的一样吗?又名:脑婆......
112.9万字4个月前
偏爱—愿君常在 连载中
偏爱—愿君常在
冬季困困婷
人称冷面阎王的慕修寒只对他家的小丫头宠爱无度犯错撒娇样样行的兰儿虽然有时候很怕他的修寒哥哥,但是依然还是喜欢窝在他的怀里卖萌撒娇…有虐有甜。......
10.1万字4个月前
清秋情若北极星 连载中
清秋情若北极星
奶油烧饼
简介正在更新
1.1万字3个月前
亡国公主她又坏又美 连载中
亡国公主她又坏又美
淮南遇
姜沅被亡了国,间接害她的,是西楚的质子,由西楚左相顾明辞扮作的质子不过姜沅并不恨他,她只恨当初一纸诏令屠城三日的西楚陛下楚凌楚凌留了她一命,......
18.6万字3个月前
玖公主和亲记 连载中
玖公主和亲记
苏白月
风玖是大靖的玖公主,她爱过大靖的少年将军——司马律。她们是青梅竹马,最后却为了种种原因没有在一起。后来她嫁给了突厥可汗——夏拓,原本以为自己......
6.7万字3个月前
从不曾离去 连载中
从不曾离去
即墨纤尘
(已签约)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4.7万字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