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九皇子和七皇子知道顾安娘的存在,一定会像陛下请旨要求陛下下旨赐婚的,到时候便会断送了顾安娘一生的幸福。
就连大王爷和二王爷几位为了拉拢自己成为他们的助力,也会纷纷将主意打到安娘的身上来,任凭他多么圆滑处事,多么权势滔天,安娘保护得有多好,总有他无法防范的时候,他一生忠于皇帝多年,到头来不想参加他们什么的党派之争,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安娘是爱妻的生命,他怎么也不会让安娘受到一星半点儿的委屈。
顾安也没对顾安娘说过这些,朝堂上的事情终究是属于他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好顾安娘,让她真正做到一世长安一世长乐才好。
所以顾安因着顾安娘偷偷溜出府感到十分生气,才会严厉地责罚她,罚她禁足,罚她抄许多的书简,还训斥了她,可是他越不让顾安娘出府,顾安娘就对府外的世界越发地好奇,逮着机会就偷偷溜出府,也不在意她父亲会责罚她抄书抄得手腕酸疼。反而有越挫越勇的意味。
如今京中局势动荡,他怕顾安娘的安全受到威胁。
说到底顾安也是心知肚明的,京中这几位或多或少都是不得人心的主儿,将来也难当大任,不是做帝王的命格,也没有做帝王的能力和魄力,他们挑不起北燕一根大梁,他跟我皇上整整二十年,他会不明白皇上想将皇位教给谁么?
一生运筹帷幄的皇上,当真会甘心让他守护多年的江山社稷断送在他这些不成器的儿子手里么?帝王之所以堪当帝王之任,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帝王终究是帝王,即使皇上已经老了,没有留恋皇位的心思,也不是他们可以拿捏的角色,帝王有帝王自己的谋划,万事得尘埃落定的时候才知道。
顾安身为北燕的臣相,自然会做好辅佐新君的工作,但是至于这新君是谁,皇上知道,他恐怕也是知道的,如今京中局面,不过是皇上刻意放任为之而已,他不过是想看看他的这些不成器的儿子们能闹腾到什么程度,等他们都闹腾够了,皇上自有安排,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去处。
只有那些拎不清的所谓的大臣,才会在这场夺嫡的战争里早早地盲目站队,他们前脚刚自以为寻了一个好去处,后脚便被皇上记住了,皇上都记着他们呢,但凡有点儿智慧的大臣们都不会参与任何一派,这场夺嫡真正的主导者是那个一生高高在上的君王,是那个无论何时都是运筹帷幄的君王,所以太师国师和自己,都没有投向七皇子和九皇子任何一人,他们都是朝中老人,知道如何保全自己的晚节,他们同顾安一样一般了解皇帝,很会揣度君王的心思。
说白了,京中蹦哒的尤为活跃的那几位,不过是做了某人的登位垫脚石罢了,一场大戏还没有到最后的结局,谁是主角根本就说不准。
他们算计来算计去,终是算漏了曾经还未处世便被寄予厚望,出生之后反而倍受冷落,幼年便被送往敌国为质,少年回朝还被君王狠心赶出朝堂上的皇上的那位嫡子,皇位正正经经的继承人。
如今新君已经拥有足以继承大统的能力和魄力,是时候该全力回归了,是时候该重返众人视线。
顾安和三师等待着这一天已经等待许久了,当战北夙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通身的气度,他的举止谈吐,终是没有让他们失望,他长得与端和皇后十分神似,贵气逼人,人中龙凤。
这是他们未来的新君,虽然还未彰显他的霸气,却也知道他必不是池中之物。
原本今日他来找他,顾安有许多话想要跟他谈,却半路杀出了个顾安娘,顿时想要暴走。
冷静沉着的顾相,即使兵临城下也面色不改的顾相,偏偏遇到他的亲生女儿他的冷静自持什么的就再也看不到了。
臣相顾安:你们撺掇她出房门的?不是她自己的意思?不关她的事?
顾安望着眼前这一众梨花带雨的丫鬟,顿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发火的感觉。
水儿:是啊是啊,真的不关小姐的事情,老爷你要惩罚就惩罚水儿吧。
鬼医世子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