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找人喝酒聊天,心里堵了太多不能说出去的话,左思右想您最合适。不用担心你出去说,反正你这辈子出不去了!”
临走,我学着方直,给她个微笑自己体会!
利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扶这个搞那个……
嘉靖皇帝教我的!
季德贞是张家的死士,和皇帝有过节,和方直有过节,和卖他的李达福更有过节。皇帝和方直可以先缓缓……
她那双手的力道我是领教过了,扒李同的皮应该很顺畅!
教坊司附近的瓦子勾栏里很早前便流行过一部书,说的是一个大户人家宅斗的故事----
那姓“红”的大户人家独生子死了,死在了小妾王氏床上,临死也没留下一儿半女。红家的当家主母张寡妇没了儿子,整日以泪洗面,偌大的家业没了当家的男人,便归了小叔家的侄儿。
婶母张寡妇想要侄儿过继为子,侍奉家祠,顺理成章继承家业。可那侄儿心野,当家第一天就把自己生父的牌位带来了……
我记得第三十七回是张寡妇和侄儿他亲娘明争暗斗,把侄女嫁给秃子;再后来还有给侄儿娶妻续妾,子嗣却一连夭折流产……
这部神作没多久便被禁了,说书的被打了一顿丢进顺天府,动手的是锦衣卫,旁边还站着东厂的太监!
别问我怎么知道,问就是当时溜课刚好在边上嗑瓜子儿……
要说的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书说的是哪家故事----
前朝武宗皇帝没有留下子嗣就驾崩了;
武宗皇帝的亲娘张太后却还在世……
据说,当年张家的权势一时无两,豢养死士、收留自阉奴、插手盐铁生意……到了武宗想扼制,却尾大不掉,撺掇张太后横加阻挠,怎么都动不了手!
那武宗皇帝也不是个弱的,边疆征战能杀敌,家里平叛跟闹着玩似的,这样一般人物都除不尽去不掉的外戚势力,当今皇帝只用了一个方直,便一击即中,收拾得再也爬不起来!
张家人,没有不恨方直的道理……
张太后和当今皇帝斗到最后却落得个母族抄家夺爵,自己也败走南京。
她去南京以前,在紫禁城里布下了不少暗桩,这些年被东厂敲了很多,两边可谓剑拔弩张。
要说这张太后,荣宠半生,没了丈夫,死了儿子,族人死走逃亡,沦落市井----
到头来晚景凄凉,不由得让人唏嘘……
我问方直,既然知道南京的太后不安分,为什么不主动出击把她软禁?
不知道他回忆了些什么,目光一瞬间幽暗,而后吹着他的普洱茶悠悠反问我:
“就你聪明?你能想到的那位想不到?
她本就是个丧夫丧子上了年纪的老寡妇,翻不起什么花来,何况诏狱里还拘着她弟弟张延龄呢!
还不是有人借着她的名头兴风作浪……
他们要的不是替张太后鸣不平,不是替谁伸张正义,他们就想皇帝和太后掐起来。皇帝和太后掐起来,到最后就会变成新旧两朝势力相争,把大明的水搅浑!”
“把大明的水搅浑?为什么?这对谁有好处?”
方直瞥了我一眼,上手就捏我的脸,嘲讽地说了一个字:“嫩!”
比如李达福,从白莲社妖人乱党一跃成为皇恩加身特赦的太原卫指挥使;
比如那些在张家倒台后倾吞张家土地产业的功臣;
比如那些躲在暗处觊觎投机的家伙……
他们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机会,他们就嫌事儿不大!
对了,西厂也是受益者,督公趁此机会重新拿了锦衣卫指挥权,连陆炳都要听他调度……
嫁个太监搞事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