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袁慎、凌不疑与如英又大大地出了一回名,一个自承狐媚勾引,一个想狐媚勾引,一个被狐媚勾引······这种桃色事情从没有短词少句的,只有更添油加醋的,等传到文帝耳中已经变成“二子欲共侍一妻,崔氏得享齐人之福”了。
文帝又惊又气,差点把口中的酒浆喷出来:“这谣言从哪里传出来的?敢这么编排子晟,是当朕已经不在了么!还齐人之福,齐人一妻一妾,这是要让谁做妾啊?!”
待听得此言出自王隆之口,文帝立即将王隆身上的官职撸了个一干二净,命他闭门思过,还下诏责问王淳教子不严,顺带职降一级,罚俸半年。
太子赶来求情,顺道带来了从王姈那里听到的真相。
王姈记性不错,太子口齿也算清晰,文帝听完后愈发心惊了:“子晟当真说只想娶那崔娘子,还让善见成全他?”
太子十分尴尬地点点头:“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崔袁两家已经定下了婚约,子晟此举,实非君子所为啊,父皇还是劝劝子晟吧,不要纠缠人家的未婚妻了!”
“那竖子若肯听劝,至于这么大岁数,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吗?”文帝烦闷地在殿内踱步,心中又是高兴又是叹息。
高兴的是养子终于有了心爱的女子,为了她连脸面都顾不得了,叹息的是这女子已经定下了婚约,他也不能叫袁崔两家赶紧退了亲事好成全养子,即便是君主也不能做出轻侮臣子之事啊!
文帝蓦地停下,问太子道:“那崔家小娘子,你可见过?”
太子摇头:“崔娘子一直随文昌侯居于外州郡,去岁才回的都城,听闻身子不好,一直抱病休养,甚少露面,不过听说容貌与才学俱是上佳,就是脾气略有些,略有些······”
太子措辞十分委婉:“据儿臣从阿姈处听来,崔娘子于性情上,嗯,颇有其父之风!”
“哦,那就是脾气大的没边,很难相与了!”文帝一下就解读出“其父之风”背后的隐意,“不过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他崔鹤年的女儿要是个温驯老实的,那才叫人觉得奇怪呢!”
文帝背手走了几步,又问道:“那善见可也是年少居显,颇有傲气之人,可忍得了崔小娘子的脾气?”
“父皇,”太子也知道文帝心里在盘算些什么了,他无奈道,“袁侍中为人谨慎老成,难道求亲前不会打听对方的品性?袁家可是前前后后求了三次亲,袁侍中更是在崔家娘子的病榻前守了一个多月,可见情真!”
“那子晟不也是求了三次么?”文帝不满道,“那小女娘一出母孝,他就写信自荐了,之后又托崔侯跑了两趟······自己落得一身的伤,还不忘托崔侯送医送药,伤重昏迷一醒来就问人家病好了没有,他的情难道不真?”
太子呆呆地张大了嘴巴。
“不怪你不知道!”文帝抚须,闷声道,“这竖子连朕一并也瞒着呢!”
至于为什么瞒着,文帝也明白,无非就是怕他心急直接赐婚,纵然能成事,也有逼迫之嫌,少不得要伤了君臣、兄弟、伯侄乃至师徒情分了。
现在情分是不伤了,改成伤心了,文帝一番长吁短叹后,又问起凌不疑是否在东宫。
太子道:“子晟今日告假,听闻是出城去了。”
“告假?出城?”文帝疑惑,“是去探望他阿母了么?”
“今日扬州进贡的鲥鱼到了!”太子回答的有些没头没脑,文帝皱起了眉头。
太子没忍住闭了闭眼睛,然后解释道:“听闻那崔娘子爱食鱼虾等物,子晟得了他那一份后,就立刻送到文昌侯府去了,谁知崔娘子不在家,去了别院······”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