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结束,文帝面色不悦地宣布退朝,同时宣召崔祈、虞侯、大越侯等四五名心腹众臣到北宫再行商议。
文帝本想叫霍不疑也去,转眼瞥见太子的脸色黑如锅底,他便朝养子使了个眼色。
其实霍不疑哪都不想去,他想赶紧回府解决掉骆济通,可是不凑巧地被养父逮住,只好先随太子回东宫。
太子一把扯下自己的冠冕,重重摔在案几上,怒斥道:“真是胡作非为,胆大包天!”
东宫后殿,议事厅中左右两侧各坐有三四人,他们或是身着赤玄二色的朝臣,或是身着广袖长袍的谋士,此时听见太子发怒,纷纷出声附和。
霍不疑漫不经心地听着,东宫门下大致分为两派,以二驸马为代表的勋贵派,以太子最信任的谋士少承为代表的寒门派。
屁股决定脑袋,二驸马建议太子怀柔之法徐徐图之,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谋士少承则力谏太子动用铁血手段,但凡有瞒报人丁土地的豪强大族尽皆入罪,该杀头杀头,该灭族灭族。
众人吵了一通,各自有理。
太子转头问霍不疑,霍不疑只好暂时抛却心中杂念,沉下心来问道:“殿下,臣问您一句,倘若查下来,天下豪强十有八九都有隐没情势,您莫非都要杀头灭门不成?”
而且这些豪强还有不少是跟着文帝打天下的有功之臣。
太子不语,随后屏退所有人,只留下二驸马和霍不疑继续议事。
殿下只剩三人,太子斜乜霍不疑:“你倒是置身事外,毫不担忧,就不怕那些大姓兵长兴兵起事?”
霍不疑微笑道:“多数豪族不会附从的。前朝戾帝的新政还历历在目,真闹急了,他们也怕再闹一回王田制,若真的将天下山川河流天地收归国有,那才叫真的鸡飞蛋打。现在陛下不过是度田而已,他们就算不乐意,只要陛下拿出决心来,他们也会听命的。”
“而且,那些豪族也未必是铁板一块!”霍不疑看向二驸马,“都尉可知现在益州是何情形?”
“这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前些日子在御前,我才听父皇说过。”二驸马抚掌笑道,“黄氏和李氏两家借着度田打起了擂台,度田的官员还没张口呢,他们就把对方的老底给掀了!压服了这两家后,后面的还想观望,结果听到文昌侯奉圣命巡视豫州度田的情况,一个个争前恐后地抢着丈量土地,还为先后次序打了起来······”
太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果然是虎去余威在,文昌侯果真能臣也!”
“他们这是被打怕了!”崔祈曾将这个作为课题,给霍不疑讲分化之道,“崔叔父初任益州牧的时候,定郡治于永昌,先平定了益州最大的外患。待得哀牢归附,土族归心,又改郡治于雒县,一是为了压制公孙氏,二是公孙氏在蜀中经营多年,保不齐益州也有士族与之勾结,此时正可借机看看益州士族们有几家愿意倒过来。”
霍不疑笑道:“那时士族们准备拧成一条绳坚决两不相帮,可一纸招贤令,黄氏便忍不住了凑了上来。利益动人心,李氏在一边看着眼红,不久后也来投。叔父就用这两家把底下的士族梳理了一遍,听话的留下来,不听话的直接收拾了,如今黄李两家再斗得两败俱伤,益州想不太平都难!”
太子听完若有所思,可随即又问道:“可这朝堂之上又有几个人是文昌侯?”
度田令提出来已经也有五年多了,可诸州郡中只有益州最早开始布局,所以当政令正式推行时,益州虽然因为征蜀是最晚推行的,可却是最早,也是最顺畅完成度田的。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