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着在场众人一一行礼,而后看向文帝,恭敬地问道:“陛下宣召妾过来,不知有何吩咐?”
文帝叹道:“说来话长,子端,你来说吧!”
太子看了自家父皇一眼,而后言简意赅地道:“张要出告子晟,说他杀良冒功!”
如英知道张要是谁,此人正是五年前举着铁瓜重锤将霍不疑捶落山崖的那个青甲将军,后来霍不疑冤情得雪,他就被太子贬去守陵了。
不过,如英不明所以:“这和妾有什么关系?难道陛下疑心是妾在暗中指使张要出告霍侯,或是霍侯是受了妾的指使才行此大不韪之举?”
纪遵轻声斥道:“小孩儿家嘴上没遮拦,胡揣测些什么?”
文帝笑着挥了挥手,表示自己不在意。
太子却不买账,沉声道:“扬侯所言甚是,崔氏,休得胡言!”
见如英嘴唇微动,他又立即道:“今日传你来是做人证的!张要告发之事在五年多前,就是讨伐彭真的大军开拔前······”
他盯着如英的脸,不肯放过一丝端倪,“确切地说,是十月最后六七日。”
可惜,如英脸上依旧一片平静。
太子心中暗嘁了一声这小女子真会装模作样,他清了清嗓子道:“磐罄大营以西两三百里,有一伙数十人左右的蟊贼作祟,常在山岭夹道截杀路人。当时子晟正在磐罄大营中整训新入营的兵卒,他听闻主动领命剿匪。时值十月末,子晟领了一队人马出营,六七日后带了数十贼匪头颅回营!”
如英只听不说无言语,太子只能继续唱独角戏:“谁知张要不知哪里寻来一群老弱妇孺,说五年多前有军队闯入他们村庄,不分情由地一通屠戮,尤其是是村中男丁,杀死后还割下其头颅带走。他们好不容易逃过一劫,躲藏数年才敢来告。”
如英又看纪遵,纪遵皱眉道:“若真是杀良冒功,村民因怕被灭口,的确不敢出来告状。臣也派人查访了附近几个村落,他们都说不知何故,五年前不知为何那些人就不见了,之后又按原告指点,在他们的聚居地掘开尸坑,里头果然是村民打扮的尸首。更有几名妇人,细细描述了那位玄甲将军的模样兵器,正是霍不疑的形容!”
太子怒道:“子晟从十五岁领兵开始,剿匪杀敌无数,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如英慢悠悠地接口道:“而且要做,以霍侯的行事作风,怎么可能留下活口!”
然后趁着太子訾骂欲出口之时,她立即转头问纪遵,“敢问扬侯,是否已经询问过霍侯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
太子一口气哽在心头上不来,又下不去,憋得够呛。
“霍不疑此时不在都城中,”纪遵瞥了一眼文帝,见他对自己点点头,便道,“文昌侯在豫州巡查度田时,遭遇了公孙氏死士的刺杀,陛下怕他在归途中再度遇刺,特命他和袁侍中率兵去接,怎么你竟不知吗?”
“多谢扬侯转告,妾现在知道了。”
如英看向高坐上首的文帝,但见文帝捋须一笑,她心中立刻如明镜似的,“为了沿途行路安全,想必陛下也不能急召霍侯回都城,故而陛下是要妾出面为霍侯作证——十月末的最后几日,霍侯与妾一直在涂高山游玩,当时听他说过几句,替他领兵剿匪的是他的部曲,名唤李思!”
不过李思还此时留在西北,替霍不疑善后一些军务,没有回来。
纪遵一脸肃色:“崔娘子要慎言!”
如英笑了笑:“此事陛下也是知道的,扬侯若不信我,难道还能不信陛下?”
文帝点头:“不错,当年子晟从涂高山回来后就把这事告诉了朕!”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