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英先是在长秋宫躺了两天,然后回文昌侯府继续躺着,等着看事情如何了局。
当日梁遐受诛时,里里外外至少围了两百多人,除了梁氏族人,还有一半是姻亲故交,这些老狐狸成了精的人,故意不加约束,任由奴婢家丁将当日所见传扬了出去。
新闻取代旧闻,此时已无人再质疑曲夫人的品性,更无人议论太子了,就是可惜梁氏名声蒙尘,少不得要被人议论一段时日。
再是宫里太子妃病情加重,文帝下令,移至北宫休养,看样子这病是一辈子都好不了了,孙氏一族更是直接被削成了白板,遣回原籍,无诏不得踏入都城。
最后一件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为了消除这件事情的不良影响,维护好不容易修复好的关系,梁曲两家决定再次结为秦晋之好,而能代表两家的合适人选,就是鳏居多年的阿伯,和才成为寡妇没多久的曲夫人。
此时两家正处在风口浪尖,定亲一事自然没有大肆声张,但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
如英兴冲冲地提笔画了一幅花开并蒂,犹觉不足,再添了一幅榴开见子,并挑了许多寓意好又十分贵重的贺礼一并送了过去。
之后风声传到了宫里,太子纵马时不慎跌落,只好卧榻养腿,而由于太子妃被“养病”去了,皇后只能亲自过问太子的伤情。
从东宫回来后,皇后情绪十分低落,太子终是做错了,不是错在恪守婚约,而是错在始终没有看出太子妃的歹毒为人。
甚至这么多年,他都不能完全掌控东宫,在内不知太子妃背着他行事,在外不晓孙胜何时被买通。
皇后抚额叹息,识人不明,御下无方,她又想起当初文昌侯杖责东宫宦者,太子念及是自幼服侍之人,为之求情,文昌侯当即就道:“此乃学宫!”
太子不明其意,仍然哭求,文昌侯不为所动,打完廷杖就放了学,然后没几日就再度请命经略西南,以图蜀中。
文帝召太子询问文昌侯当日那个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太子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文帝叹息摇头,然后允了文昌侯所请。
怕是文昌侯那时就看出来了,太子见事不明,处事不当,难担储君之责。
太子只想到宦者服侍他的情分,所以为之求情,但学宫之中自有法度规矩。他是太子,又是诸皇子中最年长者,应当为众人之表率,以情害法,何等糊涂!
那宦者开口怕是也怀着别样心思,不知是单纯为了博取太子的好感,还是故意激怒文昌侯,想用自己的性命往太子心里种一根刺。
可太子根本没查,还送去了医药,后来那宦者不治身亡,太子哭了一场,还命人好生安葬。
陛下常说太子仁善,有这么一位兄长,是诸皇子公主们的福气。可是太子不仅是他们的长子,是弟妹们的兄长,还是天下臣民将来要仰望的君主啊!
有这样一位君主,对于臣民而言,也是福气吗?
皇后闭上眼睛,心中无比痛苦迷茫。
两日后,如英和凌不疑一起去城外十里亭送别梁曲两家。
两家的车队十分庞大漫长,来送行的人也不少。
众人中,有一位面目与曲泠君十分相似的老者站在送行亭旁与韩大将军说话,一位同样相似的中年男子则随侍一旁,三人不时发出笑声。
曲泠君看着他们,转头对如英道:“家父家兄和我们一起去州牧大人的任上,顺便为我筹办婚仪。”
如英点头,真心祝愿道:“愿阿伯与伯母往后能够事事顺心,成双成业。”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