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至半途,北风忽而发紧,不多时便是银絮飞天,四野皆白。
陶询与如英常年行走在外,略识天象,看得出这雪只怕会越下越大,怕大雪阻路,便快马加鞭,一路急行,钟夫人派去接应舅甥的人刚出门,就见一行人趟风冒雪而归。
陶询和如英一进家门,整个府邸就如冷水溅入油锅,瞬间沸腾起来。钟夫人更是不顾严寒,从主屋出来相迎,陶询与如英便在其身前三步处跪下磕头。
陶询比崔夫人大三岁,兄妹二人皆是陶太公老年所得。幼子满三岁后,陶太公自觉精力不足,便将其交由长兄长嫂教养,钟夫人彼时无子,爱之有如亲生孩儿。
乃至崔夫人,未满周岁,陶太夫人便已过身,是钟夫人将其抚养成人,名为姑嫂,实为母女。
钟夫人年逾六旬,两鬓虽有白发,但保养得宜,兼之为人豁达,心胸开阔,并不显老态。
“地上湿冷,快起来,要见礼到屋里去!”钟夫人几乎是在两人膝盖刚弯下去就叫起了,可陶询和如英还是尽足了礼数才起身。
陶询笑道:“我身上穿得厚实着呢,哪里就冷死我了!”
钟夫人笑骂道:“你是个皮厚的,谁管你冷不冷,我只心疼我的小阿兕!”
她爱怜地摸了摸小外甥女的脸颊,只觉怎么看都看不够,“我的儿,你小舅父是个没成算又不省事的,风雪大就找个地方住几天,何必急着赶路?”
“冷着你没有,饿着你没有?舅母给你备了你最爱吃的古董羹,还有你最喜欢的炙鹿肉,再叫人给你温一壶酒,热热的给你去去寒气,还有今日刚捞上两尾又大又长的鲢鱼,一尾给你煲鱼汤,一尾给你烤着吃······”
如英搂着钟夫人的手臂,近乎贪婪地汲取她身上的温暖香气,不管钟夫人说什么,她都点头说好。
跟在后面的陶询撇撇嘴:“我呢,长嫂,我回来的时候怎么没有好酒好肉······”
抱怨声略大传入屋内,一个严厉的声音便大声喝道:“你也配享用酒肉吗?”
如英听出这是二舅父的声音,不等他们进来,陶谨就大步走了出来。
他前年满了六十,便主动向文帝请求致仕,文帝挽留,陶谨坚辞而去,不过陶谨的长子陶敛三月后就成了太学博士,教授《礼记》,亦参议礼仪,备咨询之职。
陶谨面容威严,生性端肃,最不喜浮浪子弟,尤恶幼弟当年弃家族于不顾,负气出走,如今归家还带了这么多未通教化的外族人,搅得家里乌烟瘴气,心中更添一重不喜。
陶谨声色俱厉:“你只配父母灵前,家法伺候!”
陶询是幼子,备受父亲宠爱,自小无法无天惯了,根本不知怕字如何写。
他行礼拜见后,才慢悠悠地道:“长兄还没说话,次兄倒先喊打喊杀了,怎么,家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啦,改成次兄当家了!”
陶谨怒道:“竖子竟敢出此诛心之言!”
钟夫人亦面有愠色:“阿雉住嘴!”阿雉是陶询的乳名,如今也只有钟夫人会叫了,“还不给你次兄赔罪!”
长嫂发话了,陶询不敢不从,陶谨也不敢不受,只是兄弟之间还是没个好脸色。
待得进屋后,钟夫人归坐首位,如英则给众人行礼拜头。
首先拜见的自然是大舅父陶让。陶让为人温善儒雅,脾气甚好,一辈子几乎没与人起过口角,一双眼睛通透明亮,眼角尽是笑纹,不待如英拜下就叫了起。
其次是怒气未消的二舅父陶谨,陶谨见如英礼数恭敬,一点不错,点点头就放了过去。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