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秋宫,太子一直等在皇后身边,看到二人回来,立即投来期盼的目光。
如英视而不见,语气淡漠地将梁府命案简要的说了一遍,仿佛之前红了眼睛的人不是她。
皇后听完后有些迷糊:“除了泠君无人进出书庐,可泠君又矢口否认杀夫,那究竟是谁杀了梁尚?”
太子却是既震惊又茫然,脸上神情转了好几遍,他问向如英:“崔娘子,也就是说,梁尚应是早于申时被害的?”
如英深深地凝望了太子一眼,回了一个“是”字。
太子闭了闭眼,似乎下了什么大决心,他郑重地向皇后拱手道:“母后,儿臣有一念头,欲禀母后知晓。”
“太子殿下,臣不赞成。”凌不疑忽道。
“太子殿下,妾亦不赞成!”如英知道自己不该说这话,但她还是说了。
皇后看了看凌不疑与如英,再看看太子:“你先说。”
太子道:“儿臣欲为泠君伸冤······”
凌不疑声音平平地传进如英耳中:“臣依旧不赞成。”
如英却无言了,因为她不能再说话了。
太子不理凌不疑,继续道:“母后,梁尚绝不可能是泠君所杀,因为,因为······”他面有赧色,“因为昨日儿臣与泠君在城外的紫桂别院相会。”
皇后大惊失声,转头去看凌崔二人:“你们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如英眼睛朝下,盯着自己的裙摆道:“妾言语试探了太子与曲夫人几次,看其反应,猜了出来。”
凌不疑则语气平淡道:“自曲夫人来都城,臣就日防夜防,担忧殿下去见曲夫人。前日清晨,臣听说殿下叫人准备了跑山路的马车,就知道殿下要作甚了······”
他在马车上动了手脚,可惜太子心急如焚,临出门前决定骑马赶路,他又安排了人手扮作劫匪,想把太子吓回来,可惜碰上了巡防回城的韩大将军诸部,叫他一番打算付诸东流。
太子闻言好气又好笑:“唉,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凌不疑点头道:“殿下说的是。臣感知上天之意,总之以后臣若反对殿下行事绝不再绕弯子了。若前日臣寻殿下比武,伺机摔断您一条胳膊,说不定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这番言论听得皇后不断摇头,太子摸摸自己完好的胳膊,离凌不疑坐远了些,转头继续与皇后道:“那别院与梁府相距不近,哪怕快马加鞭也要一个多时辰。泠君清早出门,我俩匆匆一见,分别时已是午时初刻了,母后您想想,泠君无论如何也要申时才得返家,又如何能杀梁尚?!”
皇后一手轻抚胸口,轻轻喘气道:“你,你······就不该再见她,还是私下见!你这是要私通臣妻么?!”
太子叩首泣泪:“母后恕罪!儿臣绝不敢行此悖逆之事,自十年前与泠君分别,儿臣早下定决心前尘往事尽皆忘去了······可,可是儿臣偶然得知,泠君的日子实在是苦啊!那梁尚禽兽不如,竟然多年殴打于她······”
皇后脸上浮现不忍之色,但还是道:“吾儿,你可知道,你若开了这个口,就难逃人言可畏了,你的名声,你的德行,可都说不清了······”
太子垂泪道:“清者自清,父皇会谅解儿臣的。泠君不肯为自己伸冤,就是不愿牵连儿臣,若儿臣为了明哲保身,眼睁睁看着泠君受苦,那儿臣成什么人了!”
太子优柔无决断,但他良善醇厚,虽然有时候这份良善不合时宜,甚至是害人害己。
太子辞出长秋宫后,就去御前坦白了,文帝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让太子先回去。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