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你女儿打了子晟两巴掌,朕可有说她一个字?”
凌益手脚一乱,打翻了案上的茶盏,他忙起身告罪:“臣失仪!”
可惜文帝忙着吵架,没空搭理他,皇后微笑示意无妨,凌益一脸欲言又止地坐下了。
“那也是因为子晟有错在先。”
“那如果是你女儿有错在先,那朕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管教一二了!”
崔祈顶着文帝一脸要吃人的表情笑道:“那是自然。陛下岂不闻民间有句俚语,叫做‘不痴不聋,不做家翁’!陛下这个家翁,难道要自降身份和新妇过不去吗?”
凌益看文帝听了这句话立即面色稍缓,不由在心中感叹,文昌侯到底是文昌侯,总能在最合适的时候说出最挠人心窝子的话,叫人不得不服。
“日后他们吵架,朕自然可以不管,但同样,也不许你在其中搅和!”
崔祈摇摇头:“陛下,臣是外舅,非是亲翁,试问这天底下哪家郞婿没吃过外家的排头?陛下成婚时不也受过排揎吗,还是臣替您挡的呢!”
凌益一脸苦笑,这就是妻子身份高贵的坏处了,而且子晟比他当年更苦,至少他还没有这么难缠的外舅。
“别跟着朕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文帝一脸急色,“你居然还有脸说朕偏心,崔鹤年,你扪心自问,谁的心更偏,谁更不讲道理?”
复又痛心疾首起来:“你这样,叫朕如何敢放心把子晟交给你?”
“陛下若许子晟外放,臣自然也愿意退一步,海阔天空。”绕了半天,还是回到远点。
崔祈与文帝一番拉扯,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婚后一个月,凌不疑外放永昌,任期五年,五年之后看情况继续扯皮。
其实,文帝能答应凌不疑外放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谋划攻蜀已有数年,这几年在他的授意下,崔祈把公孙氏逼得都快狗急跳墙了,真正打起来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
他有心在攻蜀一战中给养子好好谋划一番,可养子纵然一身本事,可终究在年岁和资历上差了老大一截,若是让他独掌一军,众人难免不服,可现下有了崔祈助阵,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崔祈一向体贴圣意,而且甚为护短,为了避免自己功高难赏,一定会大力提携郎婿,如此一来,养子绝对能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叫他得再大的封赏也不会有人置喙半句。
谈妥这一项之后,文帝又开始与崔祈商议下聘。
由宗室里最年长的汝阳王担任主媒,虞侯和吴大将军充当宾者,再加上半支羽林之数作为仪仗,其风光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给自家长脸的事情,崔祈自然没有异议。
然而紧接着君臣两人又在下聘日期上再度发生冲突,文帝想着自然是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而崔祈一口咬定不行,非得再等一个月,理由很简单:“自拙荆病逝后,臣无意续弦,长子还未娶妻,府中中馈一直由小女掌管。”
“故而臣今早已向内兄写了家书,请小女两位舅母赶赴都城,代为操持内务!”
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我故意推脱,而是你总不能让我女儿自己操持婚事吧?
文帝没想到是这个理由,一脸为难地看向皇后。
皇后笑道:“两位陶夫人远在丹阳,一路车马,何等劳累?再者益州形势万变,文昌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动身就任,万一错过吉日吉时,岂不是不美?予觉得,不如请曲陵侯夫人代为照管,也全了两家体面!”
崔祈有些迟疑,看了一眼如英,如英点了点头,萧夫人在大事上还是很拎得清的。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