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颤颤巍巍的班老侯爷与楼垚过世的大母是兄妹,大约也是整座都城里最高寿的人,平日宫里赏赐食药,文帝总不会忘了这老人一份。
班老侯爷看着有些糊里糊涂的样子,等少商行礼起身后打量了半天,然后咧着不剩几颗牙齿的嘴大笑:“这不是鹤年的小女儿么?看着好多了。小阿兕啊,你瞧这个名字取得多好,多旺你呀!”
又拍了拍身旁楼垚的肩膀,道:“阿狗呀,你这新妇甚是貌美!我早与你说过了,娶个貌美的新妇比甚都要紧,你看看阿猫娶的那妇人,所以才走的那么早······”
楼垚满面通红,拱手不敢辩驳,搀扶着班老侯爷的白面少年无奈道:“大父,这不是崔娘子,这是她的阿妹,程家的四娘子,还有阿垚,也不是我过世的父亲!”
为了防止班老侯爷继续说出不应当的话来,楼垚连忙和班小侯爷一道扛着老人离开。
楼大夫人苦笑着摇头叹气,让婢女领少商去偏厅小女娘处。
偏厅里满是穿红着绿的小女娘,见她走了进来,纷纷看着她。
少商丝毫不怯,端正地给众人见礼,众女孩纷纷还礼。
坐在角落里的楼缡慢了一拍,不甘不愿地也还了礼,显然那日后被收拾得不轻。
坐在楼缡旁边的是王姈,虽然笑容满面,但小眼神不住地朝如英那边瞟,想必已得了敲打。
王姈上前与少商作揖,开口就是道歉:“当日是场误会,都是阿姊我的不是!少商妹妹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我这一回吧!”
少商敷衍了几句,随后被万萋萋一把扯走了,和众人一起谈笑风生。
今天真是少商有史以来最平静宁和的一场宴会了,没有人说不合时宜的话,也没有人谈起令人扫兴的话题。
亲人在侧,好友相陪,少商心情十分得好。所以当万萋萋吹嘘她横笛吹得好时,她便顺着女孩们的起哄,从袖中摸出心爱的青竹横笛,凑兴吹奏一曲。
笛声如潺潺溪流水,如阵阵松间风,时而清亮悠扬,时而低回婉转,有一种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洒脱之气,令听者一洗胸中尘俗,豁然见天地。
笛声传至隔间正厅,妇人们放慢了手中动作,专注地倾听着,待到一曲终了,纷纷朝萧夫人露出比适才寒暄时真诚百倍的赞赏之色。
陶夫人更是夸赞道:“没想到程娘子小小年纪,竟已初窥乐理门道,待得名师稍加点拨,他日必是名扬天下的大家。”
堂内女孩们看少商的眼神也变得善意起来,她们心中俱想着,能吹出这样动人曲调的女孩如何会像传言中那般可恶可笑。
少商看着托腮沉思的如英,微微而笑。
这曲子是阿姊所谱,名唤《少年游》,她喜欢曲中之意,特意练了许久,就是为了能吹给阿姊听,好叫阿姊知道,她原本粗野荒蛮的人生已初现锦绣之色,她会好好活下去的,活得比谁都潇洒畅快。
如英忽而抬眼,看少商眼里光彩四溢,便举杯邀她同饮——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