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包拯带人到了县衙,县令见到包拯急忙出门迎接,那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不知包大人大驾光临,未曾远迎,望大人恕罪!”县令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
包拯虽然心里很不耻县令如此惺惺作态,但是并未表现出来,只是平常的应对:“贵县请起,本府未及通知,贵县何罪之有?”
“谢大人体恤,大人请上座,下官这就给大人奉茶”县令如获大赦,慌忙爬起来,谄媚的笑着。
待茶上来后,包拯慢慢介绍:“这位是公孙先生,本府的文案。”
县令立马见礼,激动的说:“就问公孙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啊。”
公孙策应付自如。
包拯介绍了人后,就该问话了,他严肃的说:“我等此次来实有要事来请教贵县!”
县令慌忙行礼,脸上得是满脸慌乱之色:“不敢当,不敢当,包大人有事只管垂询,下官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包拯继续严肃道:“如此甚好。本府日前碰到一对夫妇,二人言称他们的女儿被歹人掳走,并且上告了县衙,不知可有此事?”
县令内心咯噔一声,脸上却并无异状:“包大人明鉴,下官最近正在查察此事。”
包拯有些不屑:“哦?依贵县所言,是知晓此事了?”
县令拱了拱手,表示赞同。
包拯继续问道;“那夫妇二人还说,县衙只是派人寻找,可有此事?”
县令对答如流:“包大人,下官亦不知掳人的是何人,只能派人寻找。”
包拯声音提高了些:“依那夫妇二人言到,村里还有女孩被掳走的事件,这些人都该见过歹人,你,可知晓?”
“回大人,下官不知,县衙并未接到报案。”县令虽然一脸慌乱之色,但是回答却滴水不漏。
包拯见此,继续问道:“那夫妇二人见过歹人面目,你为何不命人绘影图形,全城缉拿?”
县令一愣,但是立马就有说辞:“下官愚钝,实在不曾想到,还望包大人恕罪。”
包拯目光如炬,县令却不敢直视包拯,显然是心中有愧。
包拯收回目光,语气缓和了一些:“那贵县可找到什么线索?”
县令面露愧色:“下官惭愧,未曾发现有利的线索。”
包拯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依你所言,那姑娘岂不是还在歹人手中,你却在此一问三不知,简直岂有此理!”
县令慌忙跪下:“下官办事不利,还请大人责罚。”
包拯:“哼,责罚你也于事无补,你起来吧,好好反省一下,此案那夫妇二人已告到本府这里,本府接手此案,望贵县详知。”
县令站起来,揩了揩汗,眼中闪过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狠厉,但这一切都被站在一旁的公孙策尽收眼底。
包拯命令他即刻将自己手中的几幅图发通告,全城缉拿,寻找凶犯,县令领命而去。
随后谢绝了县令的挽留,带人离开了。
回到驿馆后,展昭二人早已等候多时,几人再次凑到一起。
展昭汇报了今日依然没见到那老人,而且据邻居所说,已有几日不曾见到了。
包拯点了点头,让公孙策将今日县衙之行讲了一遍。
包拯面色凝重扶了扶额:“今日一见,那县令虽然表现的慌乱,但是却对本府的问话对答如流,由此可见此人城府极深,不是一般角色。”
公孙策将自己看见县令那一丝狠厉闪过眼眸之事说了出来,众人沉默了。
结合此前黑衣人之事,这个县令大有问题。
穿越北宋当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