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那直接翻倍,两千把!我对我这火木仓可是信心十足,准没错。”李承乾沉吟片刻,坚定地回应。
“殿下,三个月内,我们最多只能打造出一把呀。”
瞧着眼前这俩家伙,刚才还拍胸脯夸口自己的技术如何了得,转眼就像两只被吓得魂飞魄散的鹌鹑,直打哆嗦。“你们说三个月造一把?”李承乾故意提高了嗓门,“这拢共才四个部件,不是号称很牛吗?”他这一问,倒把两人给整懵了。他俩心里纳闷:李承乾哪只眼睛看出这是四个部件的玩意儿?这火木仓明明结构复杂得很,光是我们能数出来的不同部件就不下十个,而且很多都是前所未见的怪东西。木仓管嘛,看样子是铁管不假,可其余那些稀奇古怪的零件,是真的认不出啊!
李承乾一开口要四个,尽管心里犯嘀咕,他们也只能默默接受,毕竟造出来也得耗上三个月呢。
李承乾脸色一沉,厉声道:“给我说清楚!别杵那儿跟哑巴似的!”
两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硬着头皮回道:“殿下,您瞧,这四个部件都是全新玩意儿,得从头做起,模具、打磨,一套工序下来,三个月都紧巴巴的。如果能给五个月,那或许……”
话未说完,李承乾已勃然大怒:“闭嘴!五个月?就为了造这一把?它是装备千军万马的武器,又不是什么摆着瞧的艺术品!”
两人盯着图纸狂翻猛瞧,完全摸不着头脑,心想:这玩意儿又不够锋利,拿到战场上岂不是白白送给敌人?尽管满脑子问号,但该回复的终究还得硬着头皮答。其中一位开口说:“头一件做起来估计耗时会比较长,不过后面有了模具批量生产,时间肯定能大大缩短。”
“哦?能缩短多少?”李承乾紧接着追问。
“殿下,您瞧这些火器零件,个个精致得紧,每一个都得单独细细打磨,这可是耗时的大工程呢。”李承乾心里盘算着,琢磨着只需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传授给他们:每人专攻一个部件,最后统一拼装不就得了?可转念一想,这法子难不成他们竟不知晓?他依稀记得,流水线生产之法早就该有的吧?!虽然他对可以接受这样的工作效率,但心底不禁泛起一丝好奇,真想知道现而今的铁匠铺,究竟是何光景。
“好吧,那就即刻启动制造吧,现在,劳烦带我去你们那儿实地考察一下。”李承乾发话了。
“遵命,殿下。”对方恭敬回应。行进途中,两人轮番向李承乾详述他们铁匠铺的各项详情。他们说:“这铁匠铺里,坐拥二十位手艺娴熟的铁匠,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犁耙锄铲,各类兵器农具的锻造,他们样样精通,信手拈来。就连几位威风凛凛的将军身上的兵器甲胄,也皆是我们铺子的手笔呢。”
李承乾步至铁匠铺前,驻足门外,凝视着内里热气蒸腾、锤声铿锵的场面,心中不禁萌生出一丝期待:嘿,这地儿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一回事儿,有门道吧?推门而入,首入眼帘的乃是一座庞大草棚,如巨伞般遮蔽了院落大半空间。棚下,各色打铁台错落分布,棚外仅能感知其炽热氛围,待步入其中,那股热浪便真真切切扑面而来。首要感受便是“热”!此处热得惊人,铁匠们几乎个个赤膊上阵,三五成群,合力锤炼着某种物件。尽管李承乾辨识不出他们手中之物究竟为何,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并非兵器。为啥?就因为它尺寸偏小嘛。
原本要向大伙儿通报太子驾到的随行人员,被李承乾悄悄拦下了。他此行并无扰民之意,只想静悄悄地参观一番。李承乾的目光瞬间被角落里的火炉所吸引,尤其是那堆砌在一旁的煤块,让他颇为惊讶:这铺子竟然用的是煤?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北宋时期煤大量使用,不过唐朝应该没那么多人用煤吧?
大唐纨绔太子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