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琢磨了一下,觉着自己确实该亲自去瞧瞧施工队干得如何了,是否真如他所期待的那样进行。此刻天气正热,他便打算带上些消暑玩意儿过去。带啥好呢?哎,有啦!给他们整点儿冰棍,保管他们惊喜不小……不是不想整绿豆汤什么的,李承乾主要是还是想着吃冰棍,李承乾心里主意已定。光禄寺那儿已有成熟的制冰法子,他犯不着再去捣鼓改良啥的,索性就让老胡照着做些酸梅汤冰棍。老胡许久未到李承乾这儿走动,一听“冰棍”二字,眼珠子顿时亮了起来,心说这玩意儿,倒是稀罕有趣得很。
皇宫内自然不乏消暑美食,其中一类便如刨冰般,盛在碗中,以勺慢品,再佐以各色应季鲜果或香脆干果,滋味绝佳。不过呢,这般享受,寻常百姓家可是难得一尝的。而李承乾手制的冰棍就大不同了,制作过程简易至极:将糖水倾入模子,嵌入木棍,随后送入冰窖,静候其凝结成形即可。
老胡一听,麻溜儿地开始张罗起来,重点是得快马加鞭把模具搞定,毕竟冰棍这玩意儿,成本顶天也就糖水加根木棍,就算太子殿下李承乾嘴刁点儿,无非再多添几颗酸梅,压根没难度。到了下午,老胡特意打发人给李承乾送了碗刚出锅的冰尝鲜。李承乾吃完,那叫一个痛快淋漓,直呼过瘾。可“过瘾”归“过瘾”,他可没说这就对味儿了。李承乾特意跟送冰的伙计讲,这碗冰虽然口感惊艳,满满的干果香甜可口,但这分明是刨冰的路子,离他要的冰棍还差着点儿意思。
李承乾对送冰的人说:“你跟老胡讲,冰棍就得纯粹,除了冰啥也别搁,酸梅汁得滤干净,渣子都不能有。一旦掺杂别的,那就成雪糕啦!”送冰人忠实地把李承乾的叮嘱传达给了老胡,老胡听后满脑子问号:雪糕是个啥玩意儿?难道是大冬天囤雪,再整成能吃的东西?可雪搁久了不就变冰了嘛……老胡寻思着,明儿个还得找李承乾问个究竟,不懂就问准没错。最近他厨艺突飞猛进,好菜一道接一道,感觉自己的厨师生涯仿佛焕发了第二春,这全是托了李承乾的福,他心里明镜儿似的。
李承乾头天晚上特意将翠华山书院的设计图纸在详尽的解说下又细细研读了一遍,确保第二天过去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次日清晨,老胡亲自驾着马车,载着满满五百根冰棍送了过来。马车并未直接驶入李承乾的宅院,而是停在了外头,老胡则捧着一箱冰棍步入院内拜见李承乾。老胡见了李承乾,恭敬行礼后,像展示宝贝似的揭开箱子。李承乾目睹这一箱冰棍,神色陡然一肃,随即拿起一根,尝了一口。
李承乾留下了将近一百根冰棍,妥善收好后便准备出门。然而,当他来到薛仁贵家住处时,才恍然想起:薛仁贵如今得去杜如晦那儿求学,不能再陪自己满城溜达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掉头另寻伙伴。第一个跃入他脑海的人选,自然是秋月。不出所料,李楚楚和武珝也欣然加入。一行人径直奔向拉载冰棍的马车,各自取出一根,大快朵颐起来。为了应景,他们还特意选择坐在马车上品尝这冰凉美味。对于除李承乾之外的三人来说,新鲜冰棍可是头一回尝鲜。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踏入山中,果然另有一番清凉,马车内温度明显下降,翠华山果然是消夏的理想之地。蓝天如洗,白云悠悠,青山环绕着碧波荡漾,这皇家级别的避暑胜地,名副其实。此刻,工地上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李承乾早早启程,恰好赶上了大干特干的好时机。中午时分烈日炎炎,工人们会暂停手头的工作,找个阴凉地儿吃午饭、歇歇脚。待李承乾抵达,两辆气派非凡的马车瞬间吸引了所有工人的目光。他们手中的活计纷纷停下,目光齐刷刷投向马车。虽然不知来者何人,但瞧这马车的奢华气派,车上人物定是富贵显赫之辈。
鲁达一瞧见走下来的是李承乾,顿时满心欢喜,赶忙迈步上前迎候。他恭敬地对李承乾唤了声:“殿下。”
大唐纨绔太子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