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今天朕请二位来,是想让二位考校太子,最近传闻太子荒于学业,朕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孔颖达:“陛下重视太子学业,此乃太子之幸,百姓之幸也。”
孔颖达对着李承乾说道:“殿下,《礼》学的如何了?”
孔颖达问的笼统了些,这让李承乾能够回答的有余地,也能让他下一步问的更具体点有个范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孔颖达还是明白,若真的让李世民觉得太子最近荒废学业了,他会有点麻烦的,孔颖达是轴,不是傻。
李承乾:“自然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孔颖达觉得李承乾真的飘了,如此的不切实际,先贤书籍怎么如此胡言乱语,既如此,
孔颖达:“那殿下就倒背一段吧。”
李承乾当真从《礼》倒背了一段,照着念罢了,李承乾并不认为自己很厉害,投机取巧,他想正好借此可以说明他为什么会那么多。
孔颖达听着李承乾倒背的那一段,细细思量,倒背的全对。
孔颖达:“殿下天人,我自叹不如。”
李世民将李承乾告诉他做梦的事情说了出来。
太过惊奇,也由不得孔颖达不信,孔颖达声音颤抖的说道:“至圣先师他还说了什么?”
李承乾不理解孔颖达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或者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好在李承乾还是能回答的,毕竟他可是有系统的学习的。
李承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孔颖达受教了,对着李承乾郑重一礼。
孔颖达:“殿下可否改日到老朽府上一叙?”
李承乾:“当然可以。”
……
孔颖达和陆德明离开之后,李世民问了李承乾,他可不认为李承乾真的一下子就能倒背如流了。
李世民:“高明,你给朕仔细说说,你是怎么倒背的?”
李承乾微微停顿,道:“父皇,自诸子百家的创始者在梦中为儿臣授课后,每当儿臣回想起那些经典,它们便如同有形的书籍一般,呈现在儿臣眼前。随着儿臣心中的思考,这些书籍会如同被儿臣意念驱使般,翻至儿臣想要查阅的部分。方才所言,实则乃儿臣照本宣科而已。”
李承乾除了没说是系统,以及多加了做梦一事,也没说错啊,反正就是照着念吗,想先骗过别人,就要先骗过自己,更何况他说的就只有一点不对。
李世民:“好一个照着念,那你这火炕也不是你自己造的吧。”
李承乾:“对啊,儿臣也只是知道步骤罢了,具体制造的还是靠着木匠,然后搬运靠的是儿臣殿中的几个侍卫呢。”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一查一个准,还不如实话实说呢。
李世民:“那好,那就让那木匠继续造吧,宫里要普及这个火炕,当然先给你母亲那里造一个。”
火炕蛮不错的,他看李承乾这里不过几日就完成了,虽然也只是造了一个,但李承乾这里他是知道的,造火炕用的人不多,所以他估计也用不了多少钱和时间,还有人力。
李世民看着炸鸡,又说了一句:“这炸鸡的方子,高明你之后给光禄寺送一份。”
李承乾当然是应了下来,“是,父皇。”
大唐纨绔太子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