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乱而先安内。若想攻打匈奴,诸侯问题得先解决。
时间来到了元朔二年春天,正值一年的开始。
“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
刘彻一脸淡定的听着主父偃的陈词。
听完,他笑着看着这个眉眼锋利的中年人,只觉得他像极了苍鹰郅都还有晁错老头儿。
前世他还不明白父皇重用他们二人的缘由,直到他当了帝王才知道,这世上固然需要那些儒家道家的人才,但更需要的那些以身试法,开创先河,敢为帝王手中刀的人。这样人,不能少。也只有这样的人,帝王用起来才顺手。
开口道“你可知道,你所说的意味着什么?”
“臣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没想过要独善其身。”他一脸平静的说道,
“为什么?”
他突然有些疑问,他问的不只是主父偃,还有那些千千万万如郅都、晁错的法家人。为什么?
“陛下,从来没有为什么,这是我辈职责所在。没有我,也会有下一个人来做,区别只是在于,做的人是我而已。”他还是一脸平静,但语气忽然有些温柔“我们所求,不过是这个国家越来越好,民众安居乐业,官员各安其职。这,就是千千万万个如我们这样的人所求的。也是我19岁那年答应一个姑娘的。”
他的心里忽然震颤一下,久久不能平静,似有千言万语,却只是沉默道“那……那个姑娘怎样?她知道你所做的吗?”
主父偃的眼神有些追忆,笑道“她定是知道的。”话已至此,多说无益。刘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让他退了下去。
推恩令一出,从各个方面全面抑制诸侯,刘彻命主父偃全权监管此事,他连升几级后,开始作为特使出使各个诸侯,先拿燕王开刀。参奏燕王目无法纪朝纲,燕王就此被废。燕国并入长安。
这事一出,众诸侯只是察觉不对,但并未深了想,就算知道他别有用心,也无能为力。长安的势力经过七王之乱后远非是各个诸侯所能比拟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势力被削弱。
可主父偃加快步伐,出使齐国,参奏齐王与其姐私通,齐王惧而自杀,翁主和太后亦死。 齐国无人继承,顺势并入长安他们才知道,这刘彻和主父偃是要来真的。
朝野震荡,对主父偃的意见褒贬不一。赵王慌了,主父偃下一个就是来到赵国。
他抢先参奏主父偃贪污。淮南王刘安也开始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局势一下子就微妙了起来。
他把主父偃留下,过了好半天,刘彻才艰涩开口道“如今局势该怎么办?”主父偃显得很平静“唯一死尔。臣死不足惜,但……推恩令还要继续。真正解决诸侯大患就在此时。臣愿意以臣之血,换诸侯老实,国内平安。陛下才有力量可以大退匈奴,实现大汉之理想。”
刘彻沉默片刻,深深的行了一大辑“先生之大义,彻在此谢过。”
主父偃还是被赐死以平息各诸侯的恐惧。他死后没有人来为他收尸,只有洨孔车一人埋葬。其景凄凉如此。
可自此以后刘彻实行推恩令,在无人敢反对。
娇主金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