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他知道自己喜欢她什么地方的,剧里祯成戏份很多没拍出来,没有明显直白地展现出贵妃的优点。但他陪伴她是最多的,他最懂她,她的缺点他知道,别人看不到的她的优点,他也知道。 除了理性上可分析的他知道他喜欢她的地方,当然还有感性上不可分析的他是受她这个人的强烈的吸引的。
他们的感情也在相处中不断加深。在贵妃生瑶瑶前,这段感情中的相处也是有过磨合期的,比如她怀玥儿时孕期抑郁,闹得厉害,官家也有情绪,但是他还是凭着对她的感情,克制自己,优先考虑她的感受,怜惜她安抚她。 到失去第一个孩子后,他与她的共同经历更多,更共情,更相知相爱,感情明显也变得更深了。自那之后,她做的不好不对的地方,官家基本上都是直接跳过生气的过程,第一时间去安抚她,给她温柔和安全感,处理好一切。
从他们在一起一直到最后,官家只生过贵妃一次气,就是她让他给她在意的东西这次。
剧里赵祯是识人心的,他知道贵妃的心是怎样的,他不会误解。他生气的点是:她居然说 “他是拿这些他不在乎的东西来打发她” 他的语气就像恋爱中的普通男子,带着委屈:我这么心疼你,为你一次次破例。你竟然看低我对你的真心,你怎么能怀疑我对你的爱?!
皇后说贵妃生前最想做皇后,这当然是不对的(贵妃从始至终唯一想要的只有官家的真心 ),但皇后说对了一句话:他不会改变主意的。
官家摔红瓷,爆怒的点不在于红瓷,而是贵妃说的那句话”惩罚阉狗张茂则和他的主子“,这句话挑拨到官家内心深处的那根神经了,其实官家理性分析后选择信任皇后和张茂则,但他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心存疑虑。所以官家发病被施针醒来后,他潜意识中的那个疑虑就冒出来了,说出了那句“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
就剧中贵妃这个角色的人设而言,她缺乏理性。但她在某些人和事上,直觉real准,她跳过了理性认知的过程,直达本质。 剧里她的一些吐槽,在垂拱殿对福康说的那些话都是正中要害。贵妃对公主说“公主,你觉得很解气、很痛快是吗?看着这所有的耿直之臣辱骂你的敌人,逼着官家,不许他有私心私爱,凡是在他身边,不能把自己捆起来、再涂上泥装成一尊菩萨的,都不许爱、都要割舍,你觉得这样很好是吗?你觉得自己也是那尊菩萨吗?” 之后福康与梁怀吉之事她也在大殿之上质问司马光是不是要她做一个最精致美丽的傀儡。
因宣徽使看到官家被朝臣围攻后,她才真正懂得了官家的责任与无奈、官家不属于她一个人。她在看到官家因宣徽使之事被包拯喷的那幕后,就再也不与官家故意赌气、较劲了。
同时她也知道官家把能给的都给她了,以及官家对她的爱的份量,她释怀了。这之后,相爱相知的两人没理由不和好的。贵妃是与这四方城格格不入的异类,但这本来就是官家所爱的。只是她与最初的懵懂不同,她觉醒了。
宣徽使到最后宴会,戏里是虚拍了,其实有4年的时间,这4年时间里,贵妃应该大部分时间身体都不好,以养病为主,官家应该时常去陪伴她,也应该是知晓她的身体状况的。
所以宴会里官家发现她来了,一直温柔、关心又哀伤的目光,一直关注着她。 她来官家寿宴,有三个目的:
1.官家要委任文彦博为相,她特意穿灯笼锦来,把灯笼锦的事圆了,在官家和众人面前,为文彦博消除以前赠她灯笼锦的负面影响,帮文相、更是帮官家。
2.强撑病体,一片心意来为官家贺寿。
3.女为悦己者容,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与世长辞前想让他记着自己最美的样子。
祯成之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