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双十一的活动都会早早开始。各种各样的商品,天花乱坠的满减和折扣让人算也算不明白。很多朋友还会互发链接通过互点来求优惠卷,或者疯狂寻找心仪的产品来凑足满减,抢着在11月1日的凌晨付尾款。面对活动中频繁出现的定金,究竟要不要付?定金和订金有什么不同?商品明降暗涨算不算欺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双十一”期间可能存在的那些套路,帮助各位买得放心、用得顺心。

事实上,关于定金和订金这两个非常相似的汉语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比如租房、买房、买车或买大型设备仪器等。
一、什么是定金?
定金是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之前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担保的一种方式,也称为保证金。定金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起到保债的履行作用。根据法律规定,定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额的20%,如果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当双倍返还。

二、什么是订金?
订金是指买卖双方有交易的意向,达成初步协议后,双方进一步协商签订临时认购协议,买方支付订金就能取得在一定期限内优先购买的权力。订金不同于定金,它被视为预付款,不具有法律效力,也无法承担保债的履行。在合同正常履行的情况下,订金成为价款的一部分。如果未能履行合同,无论哪一方违约,订金的全部金额必须退还。
总的来说定金是为了履行债权合同,有规范的法律概念;订金具有预付款的性质,只是一种支付手段,虽在日常生活的用途广泛,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交定金时不能只做口头约定,还需要做书面约定签署协议,因为口头约定不具备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双方签订了定金条款后,合同只有在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才能生效。应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防止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买家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条款的内容中设置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根据协议的规定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那么,商品明降暗涨算不算欺诈?
商家虚构原价并暗中提价的行为就有价格欺诈的嫌疑。如果卖方构成欺诈,买方可要求“退一赔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如果赔偿金额低于500元,增加到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存消费凭证和留言记录,并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和索赔。不过令人烦恼的预付解决了,那手头没有钱又想买买买该怎么办呢?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开始认同超前消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相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现在比较流行的支付方式,比如花呗、京东白条和度小满等等,都可以让人愉快的分期,就连过去流行的信用卡都得靠边站。有的人不信任这些软件,更乐于向亲戚朋友等借钱,往往也只有一个口头约定,有时借的多了也会打个借条,靠法律来承担双方的责任。但是你写的借条真的有效吗?

出现在借条上的三个词一定要注意,不然借条最终可能会变成废纸,甚至倒赔给别人,法律也帮不了你。
第一个是“借条”和“欠条”
兴明传之路很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