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直阴晴不定,雨时下时停。下午三点半,雨不再下,但天空仍布满乌云。师范生彭克忠同志终于坐上了开往通海的汽车,不幸当中的万幸,那两条丧心病狂的恶汉仅仅搜光了他所有的钱,车票他们却并未拿走,真是谢天谢地,否则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汽车上,克忠伤心了很久很久,默默的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虽然挨了几下,所幸身体并未受伤,钱财乃身外之物,丢就丢了,就算想得通或者想不通,反正不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成片的稻田和桃园映入眼帘,树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桃子,当看到异乡的田野和山川,克忠不知不觉想起了远方的爹娘,父亲说得不错,还是在家好,尽管离家还不到两天,克忠竟然开始想家了,只有家,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回想起不久前那惊魂一幕,克忠仍心有余悸,心里暗暗发誓;如果此行到通海还不顺利,那么这一辈子就不再外出打工了,争取想方设法把师范读完,然后安分守己呆在农村老家教书。知子莫若父,看来还是父亲了解他,善良的他,不是很合适流浪。
直到车开出一个小时,昆明已经远了,克忠一颗心才落下,感觉安全些了。
坐在克忠旁边的是一对带着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的年轻夫妻,妻子一路上都在给孩子喂奶。由于旅途实在无聊,他们和克忠攀谈起来,还拿出核桃花生与克忠分享;这对夫妻原来是贵州威宁人,丈夫叫朱子明,妻子胡玉秀,两人都在云南通海打工,这次回老家办酒。克忠问道:“是给孩子办满月酒吗?”想想不对,看他们的孩子应该已经有半岁左右了。
胡玉秀很健谈,敞胸露乳给孩子喂奶也不回避旁人,她笑着给克忠解释:“回家不是办满月酒,是办结婚酒。”克忠非常奇怪:“你们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没有结婚?”
朱子明哈哈大笑,道:“兄弟你有所不知,现如今这个年头,流行‘先上车后买票’,我和玉秀是在通海打工认识的,两年前就开始同居了,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急着要出来,我们还不一定会结婚呢!”克忠总算是闹明白了,感觉自己的思想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
胡玉秀问克忠:“小兄弟长得文文静静的,看模样应该还是学生。这次到七彩云南来,是旅游还是走亲戚?”克忠回答道:“都不是,我去通海,是打算到钆钢厂去打工。”
朱子明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别开玩笑了兄弟,钆钢厂那活,岂是你一个学生能干得了的。就算他们要你,我保证不出三天你肯定当了逃兵。不瞒你说,我前年就在钆钢厂干,后来因为活实在太苦,人都烤焦了,做不下来,这才转行去跑业务。现在我给几家造纸厂联系订单,我的妻子在‘打工之家’门前开了一间小杂货店,主要经营香烟和饮料。”
这对快乐的夫妻让虎口脱险的倒霉学生的心情好了不少,谈话中师范生渐渐淡忘了昆明那段伤心的经历。吃着年轻夫妻提供的免费花生,肚子也不再那么饿了。
胡玉秀给克忠讲起了一些通海当地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克忠从包里找出那晚三娘给的信封,给这对年轻的夫妻看,朱子明看了地址,说道:“我有两个朋友,就在这家小白龙钆钢厂上班,这小白龙在纳家营,还没到通海,从纳家营去通海,乘三轮车或者面包车都可以,还需要二块钱,刚好咱们坐的这趟车要经过纳家营,一会儿过了江川,你去给司机说一声,到纳家营的时候让他刹一脚,你就在那里下车。我们要坐到终点站,因为我们租的房子在通海。纳家营只是偶尔来玩。兄弟你如果有时间就来通海找我们玩,大家都是老乡。”
这话说得实诚,师范生听起来心里舒服,再三感激不尽。
乡村教师的血泪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