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瑜讨论(心灵鸡汤)部分略长~毕竟我流亮瑜柏拉图,就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的嘛。】
summary: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暑假里一个普通的周末,诸葛亮依约和周瑜在图书馆见面。时值午后,图书馆人尚且不多。二人找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来,各自挑了书看着。
诸葛亮读罢《苏东坡传》,忽闻周瑜起身去取书。再见他坐回座位,手中已然多了本《发现广东》。
约莫过去一个小时,到了二人原定讨论读书心得的时间。周瑜意犹未尽地搁下书,等着诸葛亮发话。不想诸葛亮却合上了书,问:“想去旅游了?”
“这几年一直想去看海啊。”周瑜叹气,“疫情这一迟延,一连几次假期都没去成。”
“这么说来,我倒是知道个清静地方,疫情管控严,也安全。”诸葛亮亦无奈,略加思索道,“说起来,地方不大,去个二三日刚好。”
“什么地方?”周瑜奇道,“要真是这样算得上世外桃源了。”
“回去之后微信聊好了。现在不如先说说正事?”诸葛亮一指二人桌前摆的书本,笑道。
——————
二人当晚便商定了各项事宜。因曾经一同妥当安排出远门研学一事,双方家长倒也放心,听闻是二人一同出行,先是笑着称奇,而后也就随他们去了。
次日黄昏,两人在机场见面。因离本地不远,飞机也快,因而当晚便直抵目的地。所订民宿近海,二人放下行李,便与共悠然步于沙滩,彼时夜色深沉,月影清明,浊浪淘沙。踏过细碎金沙,留得片时碎影,几多言谈笑语,一叹难得清闲。
“没想到深夜观海别有一番韵味。”周瑜止不住地望向身侧的浅海,“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载月归远。”
“海永远是静水流深。很像时光,在无人察觉时已然携去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旧日故人。”诸葛亮俯身捞起一把散沙,徐徐松手,细沙片刻便消散于风中。
“当真是…往事随风啊。”周瑜看罢诸葛亮所做,不由叹道,“该散的便散了,该分别的便分别。到头来,时光的浪潮与晚风过后,似乎什么都不再留下了。”
“…嗯。”诸葛亮不急不缓的脚步一滞,“你当真这样认为?”
“不全是。”周瑜停下来回望沙滩上这一路的深深浅浅,“多少人在时光里深深浅浅地跋涉,他们终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啊。”
“这沙上的足迹,难道不是风一扬、水一湮,就消失了?”诸葛亮反问。
“那就在更难以磨灭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周瑜几乎是不假思索道,“在悬崖峭壁上的刻痕,比沙滩上的足印,难消逝得多吧?”
“无论在多难以磨灭的地方留下的痕迹,难道不是终究会消散吗?”
“我想,不断追寻那个看似永远无法寻得的地方,就是人一生的意义吧。”周瑜抬首,皓月清辉散入碧波粼粼,柔和而皎洁。
“那你觉得,什么才能代表追寻它的过程?”
周瑜忽觉诸葛亮今日有些反常,只是不断发问,却从没有讲一句自己的观点。待要问及,又听诸葛亮抛出一问。
“不一定要名扬天下功镇四海,但求追随本心。”
周瑜说罢,笃定地看向诸葛亮。他猛然察觉诸葛亮的眼神中突然多出什么,像是遗憾,又似恚恨,当他再试图从他眼中找出其他难以言喻的情感时,脑中却突然涌上熟悉的记忆。
“公瑾既来,我孙家定是如虎添翼!”
“瑜此行前来,便是早已决心一世辅佐孙氏,共图大业!”
“公瑾,曹军数十万之众,此役甚为艰险……”
“主公尽可放心,瑜定倾全力,赤壁一役,助主公定疆!”
萌三国同人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